原标题:自动代客泊车:解决“最后一公里”停车问题
近两年的自动驾驶热潮更多表现在另一个细分赛道:城市道路乘用车L4 级自动驾驶。这是最符合一般人印象中的自动驾驶——无需司机操作,车能自动载客穿梭于大街小巷,完成超车、倒车、避让行人等所有人类司机应该完成的任务。但在另一个方面,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停车问题需要解决,目前众多公司也在停车环节摸索商业落地。
2018年,博世和戴姆勒进行了自动代客泊车系统首次在华展示。2019年7月,该系统获得了德国相关部门的批准,这也是历史上首次L4的技术得到了政府的许可,具备了投放到现实生活当中的可能。
近日,在博士中国2019年的智能出行大会上,博世宣布与广汽研究院在自动代客泊车技术上进行合作,共同推进该项技术在中国场景化应用。
日前,博世还与中国移动联合发布5G自动代客泊车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的发布,标志着双方在自动代客泊车商业化进程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同时,博世中国和中国移动还将建联合实验室,共同展开车联网领域的探索研究。
据悉,5G自动代客泊车系统解决方案是博世与中国移动基于各自在自动代客泊车系统(AVP)和5G上的技术优势联合研发的自动代客泊车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5G的低时延、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等技术能力,大大降低自动代客泊车系统中的传输时延,同时有效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并进一步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随着物联网概念和5G技术的普及,自动代客泊车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相比于行驶过程中路况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取车和泊车场景要相对简单和安全,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相关法规也没有那么严苛。
毫无意义问,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车辆密度越来越高,这两个场景的痛点也逐渐凸显,因此,自动代客泊车俨然成为颇具战略价值,同时也最有可能率先面向大众消费市场实现商业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尽管自动泊车作为自动驾驶领域的热门和突破点终于“上路”了,但自动代客泊车要想真正实现商业化,面临的挑战很多,如搭建起能够“跑得通”的商业模式,基础设施、车端、场端的融合改造必不可少。而目前在行业没有建立统一标准的情况下,还存在系统兼容的问题,这些都是企业投入项目要面对的风险。
- 世间将再无松下电视:松下官宣解散家电子公司并彻底放弃电视机业务
- 雅迪集团与南都电源签署协议:携手共绘固态电池未来蓝图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