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压力下,滴滴出行纽约IPO能否过关?

原标题:反垄断压力下,滴滴出行纽约IPO能否过关?

滴滴出行虽然在长期的竞争中成功击败或合并了诸多竞争对手,取得了中国国内网约车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但在上市这个问题上,滴滴出行是命运多舛的。这不仅表现在滴滴出行成功错过了多个上市最佳窗口期,还在于融资额过高的滴滴出行的上市估值需参考另外两家美国网约车企业的表现,即UberLyft,而这两家公司上市后大部分时间的表现却难称优秀,只是在最近,Uber的股价才回升到了不那么令滴滴出行尴尬的水平。

611日滴滴出行向SEC提交了上市招股书之后,立刻进入了一种相对诡异的氛围,该公司任何员工被禁止对外提供任何未经审查的信息,也被禁止接受外界采访,媒体上更少见对该公司上市情况的深度报道,滴滴管理层的小心低调是外界能明确感知到的。在上市之前的最后一刻,都要警惕意外情况的出现,如安全生产事故。2018年,一位在河南郑州的滴滴司机在工作过程中奸杀了一位空姐,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一个月后,相同的事情在浙江永嘉县再次上演。

虽然尚没有充足数据支持滴滴网约车业务比出租车等其他出行方式更不安全,但滴滴出行作为一家发展迅速的互联网公司,其一举一动都会被舆论详细审视与放大。几起安全事故后,滴滴出行在压力之下为旗下部分网约车花钱升级了监控和记录设备,但意外仍无法完全被根除。今年三月,福建福州市一位滴滴司机因订单问题与乘客发生争执,怒而开车撞死乘客。这起案件在公众中引发了部分同情,部分网民认为事出有因,也有部分网民将其与中年人压力大导致的容易崩溃联系在一起,不管怎么说,滴滴出行在这件事上并没有遭遇2018年一样的压力。

但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并不能让滴滴出行顺利成功上市。几天前,一则未获证实的消息在网上流传,来源竟然是正规的海外媒体,内容是,滴滴出行已被中国监管机构(SAMR)发起反垄断调查,调查的方向是价格机制的透明度方面,另有一说调查中还包括滴滴出行是否存在任何反竞争行为以排除较小的竞争对手。这一举措的落实,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也并不令人意外,之前阿里巴巴、美团、腾讯、贝壳等大公司也被进行反垄断调查,但对于正在满心焦虑意欲上市的滴滴出行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

传统上来说,在审慎包容的管理原则下,中国的监管部门不太喜欢在关键时刻扮演拦路虎的角色,在管理和行政上更多时候倾向于采取柔性的行事方式。不过自从去年12月马云在公开场合的一次大胆发言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上市计划的蚂蚁集团IPO被叫停,之后就是风生水起的针对大公司的反垄断调查,除了上述几家科技公司外,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如电器巨头公牛等,也进入了反垄断调查的名单。滴滴出行的上市之旅,似乎片刻间就蒙上了一层阴影。

滴滴出行是否已形成垄断?答案是肯定的,滴滴出行网约车业务目前市场份额约为80%,这个市场内另有几家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如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易到出行等,瓜分剩余20%份额中的大部分,另有一些本地化约车服务存在。滴滴出行另一块显著的业务是出租车约车,该业务仅被滴滴出行作为引流业务,但滴滴出行从中获取的收入较少,从本就经营压力较大的出租司机身上是拿不到多少钱的。虽然滴滴出行网约车的垄断地位已经形成,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网约车是一个全新发展起来的业务,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超过十年,对这样一个新兴行业进行反垄断调查,从观感上来说是过于严厉了。

滴滴出行网约车业务做到如今的规模,靠的是进行了大量的补贴,历年的补贴加起来总数约超过200亿美元,这才得以将快的、Uber中国等强劲对手纳入囊中,进而统治中国网约车市场。以滴滴出行在网约车目前的市场地位而言,其滥用市场地位排挤竞争对手的必要性并不那么充分,因为压根就没有像样的对手。对已形成的用户习惯进行高额的补贴,本身就已成为所有横在潜在对手面前逾越不过去的高坡。滴滴出行在过去的融资报告中经常会提到Winner Takes All(赢家通吃)以激励投资者,目前看来滴滴出行这个赢者并没有实现通吃,但还是给自己筑起了谁也越不过去的竞争壁垒。

自然垄断是一种客观存在,滥用垄断地位才是要纠正的行为。如果滴滴出行如果在限制竞争方面的嫌疑没那么大的话,监管者的根本注意力极有可能是聚焦于滴滴出行的价格机制方面。有个背景需要注意,大数据杀熟在过去两三年的时间里越来越受到重视,激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投诉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数据杀熟多发生在电商、OTA、生活服务等领域,用户使用的手机型号、上网环境、上网行为、会员身份等,似乎都可被作为某种价格浮动的依据。尽管有人用不同手机和账号对上述服务进行反复测试后发现价格差异确实存在,如使用价格较高的iPhone手机打车就比使用价格较低的安卓手机更贵,但包括滴滴出行在内的涉事公司从来也没有公开证实过大数据杀熟这件事的存在,博弈点似乎就在这里。

中国的监管机构对于民意反应较为密集的事物十分重视,这是行之已久的行政传统。当然,之前也很少出现过这样一种监管窘境,一方面是民意反应强烈,一方面是公司们的矢口否认。技术公司有强大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辅之以某些有利于自己提升收入的算法作用到系统中构成自己的商业模式,且可以因时因地实时调整,这显然已超出了世界上所有监管机构能够掌握的技术能力范畴。问题确实存在,但确实也难以解决,对监管者构成了相当大的挑战。此次在滴滴出行即将上市之际发起反垄断调查,有临时加码压力的色彩,监管者希望能将解决价格机制透明化问题的时间点放在滴滴出行上市之前,也希望能得到滴滴出行的高度配合,这是一种相当聪明的做法。

从滴滴出行的角度来说,目前这个时间点,也确实没有太多的筹码与监管机构进行博弈,相信滴滴出行很快会对监管者全面妥协,坦诚自己的定价算法机制并进行相应调整。如果按照这个预测发展下去,那什么也不会发生,传闻中的反垄断调查也不会公布,滴滴出行还是能成功上市且不用受到SEC和投资者的盘问。中国反垄断调查的内涵并不在对不规范行为进行惩罚,而在于促其改变不规范行为并全面接受监管,像那种谈崩了后造成不可测后果的情况是很少会出现的。现在的滴滴出行,哪怕象征性收到一张10亿元的罚单,其上市之路也会完全被毁,这一点滴滴出行知道,监管者也明白,因此双方都不会让这一场景成真。从这个角度看,滴滴出行的上市之旅仍旧可以乐观,监管者要的,只是在一个事关民生且反响激烈的问题上,得到一个真诚的妥协而已。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1-06-21
反垄断压力下,滴滴出行纽约IPO能否过关?
滴滴出行虽然在长期的竞争中成功击败或合并了诸多竞争对手,取得了中国国内网约车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但在上市这个问题上,滴滴出行是命运多舛的。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