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怀念霍金

原标题:我们为什么怀念霍金

文|李北辰

倘若没有意外,史蒂芬·霍金先生将是最后一个被全人类集体悼念的顶尖物理学家。

2022年1月8日,霍金先生诞辰80周年纪念日,全世界媒体都在悼念这位物理学大师。

已经离世4年的霍金,仍然长眠于人们的回忆里。

霍金离我们而去,但有个问题始终挥之不去:对于这颗星球上的普罗大众来说,“霍金”的名字,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么说吧,我问你:除了霍金,你还能再说三位当代顶尖物理学家的名字么?除了杨振宁,大多数人可能一位都说不出。

是其他人的水平都比霍金差么?当然不是。就学术而言,杨振宁的成就就比霍金高。

大众之所以忽略其他人,万千宠爱于霍金一身,不是因为霍金的学术成就本身,而是因为他已经成为“科学的化身”。

霍金变成“文化符号”,与其经历与形象有关,也与他擅长跨界有关,就像爱因斯坦关心核武器,民主自由与中东局势,霍金也热衷于关心移民火星和人工智能

更可贵的是,霍金先生幽默,乐观,脑袋里装着最艰深的终极问题,却不排斥娱乐至死的时代。大多数时候,我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他却让我们乐意耐心聆听。

我不相信今后还会有其他物理学家能获此礼遇。作为仅存的一位带有普世价值的物理学家,霍金的离世,是人类前沿理论与人类大众的一次离别。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当代物理学家研究的那些前沿理论,已太过深邃辽阔,我们真的真的真的,听不懂。

其实最近几十年,基础物理的进展很大,但“确定性的”,可“证实”的理论,却越来越少。

就拿霍金来说,他的学术成就之一,是成功找出了让黑洞也能发光的机制,也就是著名的“霍金辐射”,用来描述黑洞如何向外蒸发它吸收的物质,但霍金辐射几乎是不可能验证的,因为不可能有生命可以顶着巨大引力去黑洞周围“采样”。

毫无疑问,倘若不是“霍金辐射”,而是其他物理学家的“辐射”,绝不会有如此大的公众知名度。

不仅是能被“证实”的理论越来越少,就像天体物理学家卡尔·萨根所言,无论在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如今人类前沿知识的探索,都越来越望不到“尽头”。

宏观上,宇宙边界不断扩大,但没人知道膨胀的“外面”是什么。

微观上,从最早的原子;到后来发现质子,电子,中子;到比质子更小的夸克,上夸克和下夸克;再到如今更小的弦理论,人类对宇宙基础单位的认知不断拆分,似乎没有尽头,甚至最终有可能是某种无法描述的“数学结构”。

以上这些,你让物理学家怎么和公众解释,他们自己都暂无共识。

所以承认吧,如今物理学家探寻的前沿理论,恰似天上的风筝,已经飞的越来越高,离普罗大众的认知能力,也越来越远。

从前,霍金就是那根风筝线。

但当他离我们而去,这根细弱的风筝线也就此切断,那些虚幻无边的科学理论,也就此与大众挥手作别。

从今以后,在人类探索知识新边疆的征途中,“物理学家的归物理学家,大众的归大众”。

请注意,这并没什么不好。

那些关于这个星球,这个宇宙,沁人心脾的科学理论,已经被装在了人类最顶级的大脑里,世代传承,不断演化,这已是不错的结局,一切本该如此。

霍金的出现,反而是一个“意外”,他用他有趣的灵魂,为普罗大众掀开了一个帘子,告诉我们:“外面有你不知道的世界”。

现在,帘子合上了,我们怀念他。

作者:李北辰,独立撰稿人。同名微信公号:李北辰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2-01-13
我们为什么怀念霍金
就拿霍金来说,他的学术成就之一,是成功找出了让黑洞也能发光的机制,也就是著名的“霍金辐射”,用来描述黑洞如何向外蒸发它吸收的物质,但霍金辐射几乎是不可能验证的,因为不可能有生命可以顶着巨大引力去黑洞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