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芯片巨头高通近日在其官网发出声明称,中国国家发改委已对该公司启动反垄断调查。目前该公司还不清楚监管机构对于其违反反垄断法的具体指控,但表示会配合发改委进行反垄断调查。
至今,发改委并未透露任何关于这次调查的内容和细节——连高通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外界对这次反垄断调查的缘由还都是以猜测为主。
有人推测这次调查与高通在中国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有关。被广泛引用的数字是高通最近一个财年,其中国区的营收约占总营收的49%,高于2011财年的32%,高通拥有大部分4G时代的专利。但需要指出的是,两年以前,中国就制造了全球七成以上的手机,高通从中国获得49%的营收并不太夸张。事实是,在中国市场上,今年第三季度,联发科在国内智能手机处理器市场份额超过6成,约是高通份额的两倍。
4G时代,高通将是LTE技术领域最主要的芯片厂商,以中国移动(微博)为例,明年九成以上的4G手机可能都需要向高通交纳专利费,但这只是在未来,目前的3G时代,高通还有联发科、英伟达、展讯等有力竞争对手,中国也并不是高通最重要的市场,高通最大的客户三星、苹果、LG、索尼等都并非中国企业。
如果参照国外的案例,或许高通是因为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了差别对待的行为而受到调查。2009年7月,高通曾在韩国被反垄断监管机构KFTC(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罚款2600亿韩元(约合2.08亿美元),其理由是高通对购买其竞争对手芯片的手机厂商征收较高的专利税,而对购买高通产品的客户提供折扣。
高通目前对厂商的授权费用方式是基于终端整体售价,而并非基于芯片价格。这导致手机越高端,售价越贵,单部手机付给高通的授权费就越高,有律师质疑这种收费方式属于“差别对待”,因为客观上,客户确实是为同一项专利支付了不同的授权费。另外,如果高通面向中国公司收取的专利授权费与Apple、三星等国际竞争对手相比存在差异,也有可能涉嫌违法《反垄断法》。
关于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因为没有官方正式消息,所有存在很多猜测,这很正常。但不少媒体的心思却不是放在寻找正当理由上,而是用心于阴谋论引发的诸多联想,比如,发改委调查高通是为了替本土芯片企业削弱竞争对手;是为了在即将到来的4G时代为三大运营商讨价还价,为专利费谈判争取筹码;是为了国家安全,甚至还有认为是政府在以此压低消费价格等等。这些狂野的猜想或许都并非空穴来风,但一切讨论的基础归根结底还是要建立在高通有没有违法的事实之上。
事实上,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很可能只是最近中国政府市场监管力度加强的一个表现,并非针对某一公司。近来对葛兰素史克、肯德基、美赞臣、苹果等品牌的正常监管报道,及对高通反垄断的调查表明,中国市场监管力度正逐步加强。今年8月,国家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在一档访谈类节目中既曾表示,发改委反垄断调查的目标将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石油、电信、汽车、银行都在调查视野之内。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正在向现代法制社会迅速靠近,像《反垄断法》这样,很多以前只是纸面上的法律法规将会逐步得到落实和执行,法律的灰色地带将逐步减少,从这个角度讲,外资企业如欲优化其中国战略,调整思维,积极配合市场秩序规范势在必行。
- 世间将再无松下电视:松下官宣解散家电子公司并彻底放弃电视机业务
- 雅迪集团与南都电源签署协议:携手共绘固态电池未来蓝图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