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网站Quartz的报道,苹果可能已经同意中国即将出台的《反恐法》当中的部分条款。这部新法当中的条款规定,所有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都必须提交产品源代码以及密钥,并且提供“后门”以供监管。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对此事进行抗议,认为中国的《反恐法》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
消息一出,引发媒体关注,不过Quartz网站随后称苹果已经向他们回应,苹果表示,他们只是同意让自家产品接受中国的审核,并不涉及源代码又或是密钥等核心技术。苹果还强调,虽然他们已经将其服务器转到中国电信,但这只是为了让用户得到更好的体验,而不涉及任何安全问题,因为中国电信也不能够查看用户的数据。
苹果一向以傲慢著称,乔布斯在有生之年从未来过中国。而库克接任后开始出现变化,库克曾经数次来华,如今苹果把服务器放到了中国电信,同时自家产品接受中国政府的审核,苹果对中国的态度越来越友善了。在这背后是什么呢?
中国区的重要性
我们看一下苹果的财报。
2015年苹果第一财季,美洲部门营收为305.66亿美元,比2014年同期的247.89亿美元增长了23%;
苹果第一财季欧洲部门营收为172.14亿美元,比2014年同期的143.35亿美元增长20%;
苹果第一财季大中华区营收为161.44亿美元,比2014年同期的94.96亿美元增长70%;
苹果第一财季日本市场的营收为54.48亿美元,比2014年同期的50.45亿美元增长8%;
苹果第一财季亚太其它地区营收为52.27亿美元,比2014年同期的39.29亿美元增长了33%。
就是说,大中华区是苹果增长最快的一个市场,70%的涨幅超过美国和欧洲数倍。而从规模上看,中国市场已经接近整个欧洲,并且很有可能在下个季度就超过欧洲。
未来几年,中国很有可能超过美洲,成为苹果最大的市场,你让苹果如何敢不重视中国?
而销售仅仅是一个方面,几乎所有苹果产品都是在中国制造的,世界工厂并非浪得虚名,富士康每天生产50多万部iPhone,苹果本身并不生产,他几乎完全依赖于中国制造产业,世界其他地区仅仅是苹果的商店,美国是研发中心,而工厂在中国。研发中心可以换地方,商店可以关停,而离开中国,苹果在世界上找不到一个地方可以快速高效率的制造iPhone,中国不可替代。
政府的意志和棱镜门
中国经济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政府对经济的参与度。中国的体制下,政府对于经济有强大的控制力,一方面政府有行政税收等强制手段,另外一方面,政府还控制着能源、交通等基础行业。
如果政府不喜欢什么企业,限制的手段比世界其他政府要多得多。任何一家企业要在中国赚钱,首先要做好政府的公关工作。
而棱镜门给苹果捅了篓子,斯诺登的情报证实,美国政府在通过商业公司窃取情报,而苹果名列其中。
由于苹果手机在中国的政府公务员中有很高的普及率,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高度重视。以前只是机要部门有规定,棱镜门出现之后,各层级高管都要纷纷更换手机。IBM、谷歌、微软、oracle也被波及,苹果和中国政府的关系出现了波折。
在为iPhone6发放入网许可证的时候,工信部破天荒地发布了一则公告,详细阐述了苹果iOS系统的安全问题,称其存在泄漏个人隐私风险,有被恶意利用的可能性,并就此专门约谈了苹果。苹果公司也专门做出了正式回应,解释澄清的同时保证永远不会“走后门”。
交易和妥协
2014年10月22日,库克来华,与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会见,就加强信息通信领域合作、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这次谈话的内容没有透露,但是从其后苹果一系列的举措看,应该是双方做了交易和妥协。
苹果同意让自家产品接受中国的审核,把服务器转到中国电信,而中国政府继续给予苹果公司商业上的便利,没有出台进一步的控制措施。
至于背后是否有更多的信息监控,苹果公司没有说明,我们也不得而知,我们唯一可以确认的是,苹果公司的举措让中国政府感觉到安全,交易才能达到。
随之,2015年第一财季,借助iPhone6,苹果获得了创纪录的利润,中国区举足轻重。
苹果只是个开始
由于中国在信息产业的落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是没有信息安全的。所以重要行业都采用国外设备,安全完全是黑箱。
棱镜门让中国警惕了起来,而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市场举足轻重,任何一家跨国公司都不敢轻言放弃,这让信息安全的博弈有了更多筹码,苹果只是一个开始。
通过博弈和交易,中国得到信息安全,跨国公司安全赚取利润,这对大家都好。
本文为百略网(ibailve.com)作者maomaobear原创,首发于百略网(微信公众号:wwwbailve),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 世间将再无松下电视:松下官宣解散家电子公司并彻底放弃电视机业务
- 雅迪集团与南都电源签署协议:携手共绘固态电池未来蓝图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