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太“可怕”了,所以我们关心它的将来

许多人的朋友圈昨天被“微信故事”刷了屏,今天又被“微信之父”张小龙的演讲刷了屏,这两件事,都算不上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从传播范围和影响上看却又堪称“全民狂欢”,我记得上一次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还是三里屯优衣库事件。

张小龙在今天演讲的开始谈到这起始料未及的传播事件时用了两个词,一个是他认为这起事件整个传播过程属于典型的“蝴蝶效应”,另外在谈到微信官方在平台规则和接口管理上的疏漏被无限放大后的量级时用了“可怕”一词。

微信可怕吗?我觉得是可怕的。因为当它的用户数量增长到几亿规模时,以其为平台和诱因所发生事件的偶然性、不可控性、不可预见性也与之俱增了。昨天有人因为相信谣言而恐慌,继而解绑了自己的银行卡,如果事态得不到控制,这件事就不只是单纯的网络事件。

因为微信可怕,所以我们关心它的将来。我们需要通过获得更多信息来了解微信将来会如何变化,张小龙作为微信的“官方发言人”,从它的话里或许我们能一窥微信的将来。

长大了的微信,在克制中继续长大

产品经理往往将产品比作自己的孩子,这个比喻很形象,孩子年幼时,家长的管教还能发挥作用,因为外部环境对它的影响由于接触面的狭窄而微乎其微,但孩子长大之后的成长轨迹就出现许多可能性,而且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让孩子像皮球,越拍打反而越高。

微信的体量在一天天变大,但其官方透露出的信息却显示微信在产品逻辑上倾向于做减法,这有些像“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表述,乍听上去以为房价要降,实际上还在增长,只是控制在适当的增长速度内。微信的处境大抵如此,一方面出于产品体验和用户感受的考虑,它需要控制体量,但由于某些因素又不得不继续保持体量增长。

张小龙在演讲中说,不知道为什么,好像很多人比我们还着急微信的商业化。这个“很多人”应该包括希望通过微信平台获得用户和资源的商家,也包括与腾讯在战略布局上存在利益捆绑关系的产品以及合作伙伴。这些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推动因素,促使微信不得不做出改变。

张小龙认为的微信本质上是个工具,这个工具可以用来社交,可以用来搜索,用来购物或者别的什么。他说好的工具应该提升用户完成某个目的的效率,所以好的产品是“用完即走”,这个观点我认同,但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微信作为一个互联网产品不可能刻意去缩减用户在产品内的停留时间,这个“时间”是指用户使用微信的所有时间。另一方面,微信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工具,又要尽可能的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以提升用户效率,而缩减时间恰恰是效率提升的直观体现,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时间”指的是“单位时间”,即用户在使用微信的整个过程中使用某个工具的单位时间。

所以,我认为张小龙所说的“用完即走”并不意味着微信的体量会停止增长,会做删减,而是继续保持增长,以缩减用户的“单位时间”来提升效率,同时以用户使用微信所有工具的单位时间之和来保证用户的整体停留时间。

在商业化上,微信本质上倾向和解

张小龙在商业化上的价值观是“让商业化存在于无形之中”,实际上严格意义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过去一年,用户对朋友圈里的广告已经习以为常,因为广告出现的次数少,所以对用户保持着新鲜感,甚至有用户对广告充满期待。但把广告做得“不讨厌”仍然是广告,只不过比起弹出广告等相对低级的商业化高明一些。

整体而言,微信对待商业化的态度是十分谨慎的,从最初的抗拒到小心翼翼的尝试,本质上是微信在保证其生态不受严重污染的基础上向商业化变相寻求和解。商业的目的是引导用户完成某种交易,这与微信的社交生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天然对立关系,但这种关系可以在一种经过权衡之后的方式下得到和解,就像宗教与科学之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和睦共处一样,但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和解。

张小龙在演讲的最后对接下来要做的“应用号”做了剧透,做应用号的初衷显然也是商业化,依靠自身巨大的流量优势来搭建移动应用的聚合平台,这件事如果做成了,里面有许多商业机会在。但是这种模式并不新鲜,在此之前也有许多创业团队推出过以H5为展现形式的移动应用聚合平台,微信的应用号与这些产品本质上并无不同,但它的胜算在于用户基础庞大。所以微信做这件事,等于判了同类平台的死刑。

资本是逐利的,就像商家和广告主们无一不徘徊在微信的大门外伺机而动,张小龙所要做的只能是小心翼翼地打开这扇大门,现在的情况就像错开了一条门缝,等着商家们鱼贯而入。

我并不十分了解张小龙在产品上的个人风格,据说他本人对产品是有洁癖的,商业化对他而言也一定是个十分纠结的问题,但是微信的体量和其在腾讯的战略布局中扮演的角色地位,商业化与否已经由不得他,与自己与商业化之间达成和解是最好的结果。商业化色彩也必然会在微信的成长轨迹中烙下深刻的印记,商业将成为微信的一部分构成微信这个孩子的一部分,不管是好还是坏。

偏执加强迫症如罗永浩也不得不接受锤子手机用户使用照片作为桌面,使用凤凰传奇的歌作为铃声,又何况张小龙呢?某种意义上,孩子生下来就跟自己没关系了。

作为媒体平台,微信又将何去何从

张小龙在演讲中讲了微信公众平台对原创内容的扶持,称要让平台涌现出更多具有创造力的事情出来,但他也谈到一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未必能够获得相应的流量,所以微信官方会对优质内容创作者提供资源扶持。

这样一来,微信实际上成了一个对内容的好坏有自己判断标准的媒体,而不是单纯地交给用户,这套逻辑就像好电影不见得有好票房,票房不是判断电影好坏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们要对真正意义上的好电影提供扶持一样。但是如果给微信认为的好内容提供扶持,会不会对以用户喜好为标准的“好内容”带来影响,会不会对质量较差的内容设立一定的淘汰机制,现在还不得而知。如果会有影响,那还要考虑如何安抚这些人的情绪。

另外,微信公众平台对媒体和媒体人的吸引力之大,在过去几年间已经得到印证。随着公众号的崛起,传统的媒体机构被瓦解成一个个自媒体,新闻部门对内容的可控性也降低了,微信自身的责任也随之更大了,相应的监督规则和条件限制也一定会更加严苛完善,来自监管层面的压力会对微信的将来起到重要影响。但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住传统媒体加速向新媒体的靠拢。

传统媒体谈起新媒体的冲击,常以一篇微信文章的阅读量做对比,一些公众号发出的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阅读量的文章,常让传统媒体人惶恐不已,要知道有些报纸、杂志的总体发行量还远不及这个量级。按照这种比较方式,微信的体量足以称得上一个庞大的媒体集团,而这两起刷屏事件则证实了该媒体集团的影响力。

本文作者郝小亮,最极客创办人,TMT领域观察家评论人,《商界评论》《计算机应用文摘》特约评论员。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01-11
微信太“可怕”了,所以我们关心它的将来
许多人的朋友圈昨天被“微信故事”刷了屏,今天又被“微信之父”张小龙的演讲刷了屏,这两件事,都算不上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从传播范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