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MWC大展上,华为首推笔记本电脑HUAWEI MateBook引起了行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而在时隔三个月的今天,华为带着其进入PC行业的先行官来到了中国。值得玩味的是,此次发布会华为不仅邀请了Intel的高管前来站台,就连拥有Surface的微软也来到了发布会的现场为HUAWEI MateBook摇旗呐喊,试问微软,你是来撕逼的?还是求合作来的?
整场发布会给笔者感受最深的,除了华为对于产品细节的极致追求之外,在发布会现场还将HUAWEI MateBook与Surface Pro4和HP Spectre X2 ,在屏占比、机身重量与厚度以及色域四方面作出对比并完胜二者。华为何来的勇气能够当着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贺乐赋的面,将Surface Pro4对比的体无完肤。换言之,微软是如何沉得住气能够忍受在发布会上,让HUAWEI MateBook将Surface Pro4踩在脚下。微软的内心在想什么呢?就今晚的发布会态度可见微软不是来撕逼的,而是诚心诚意的来与华为学习和求合作的。
微软丢弃诺基亚抱团华为寻重生
诺基亚曾是数字手机时代的霸主,在1998年超过摩托罗拉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2007年诺基亚达到顶峰,全球市场份额占40%,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快速崛起,反应迟钝的诺基亚的霸主地位逐渐的侵蚀殆尽。2013年9月,微软宣布以7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旗下大部分手机业务和专利许可证,而诺基亚的命运并没有因为微软而带来好运。据中国市场调查网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微软手机草果系统市场份额在中国持续下滑,从2015年的1.3%下滑到0.8%,据2016年Q3财报显示,微软手机业务的营收狂跌46%。残存的市场份额与OEM品牌的懈怠情绪,微软最终以3.5亿美元抛售了诺基亚。
微软的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就拥有着PC的某种基因,Surface的出现,让深度焦虑的微软看到了某种生存的渴望。据2016年第三财季,微软Surface业务营收上涨61%,特别是Surface Pro4和SurfaceBook是主要的刺激因素,这也让增长早已放缓的PC市场看到了少有的一缕阳光。据第三季度财报显示,Surface Book的销售占比15%,与手机市场强烈的反差让微软看到了未来的方向,也给笔记本行业带来的更多创新的迫切感。笔者认为,微软Surface Book的良好市场反应,让笔记本市场急迫的释放出一种变革的需求,Surface Book更能够迎合当下消费者对于笔记本场景的需求,开创了一个全新品类的市场环境。
单独依靠Surface的独立成长,无法将整个行业带动起来,微软也看到了这一点,据了解,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微软不断积极联合英特尔、惠普等诸多品牌共同努力,新品类新市场的开拓,需要全行业抱团取暖才能走出一条未来之路。而今天微软站出来为HUAWEI MateBook摇旗呐喊,也正是微软寻求市场突破的一种诉求。前几日,笔者曾撰写文章分析HUAWEI MateBook的出现对于笔记本市场带来的绝对影响,华为作为PC市场的新人,更需要微软的抱团精神,发挥自身鲶鱼效应,刺激整个PC行业同盟军的早日建立。
Surface在市场上成功,让微软的战略布局更加清晰,虽然丢弃了诺基亚,但是Windows Phone并不会消失于市场,未来微软仍将以移动市场为切入点布局更大的生态化平台。而华为此次以HUAWEI MateBook进入PC市场,更加完善了其代表新商务的Mate系列,M³概念(M³=Mate8+MateBook+Messi)的提出更是从产品和品牌上为消费者打造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商务生活方式。
微软在PC市场上新品类的创新,未来还需要理智的去谋求共同发展,而作为初进PC行业的华为,不要将智能手机市场的极速颠覆带入PC行业,而是将在智能移动终端领域积累的诸多经验与合作伙伴共同为消费者创造更为适合当下需求的好产品。微软理智了,华为成熟了,未来PC行业的健康增长,还需要二位共同带动走出新的天地。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世间将再无松下电视:松下官宣解散家电子公司并彻底放弃电视机业务
- 雅迪集团与南都电源签署协议:携手共绘固态电池未来蓝图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