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报道,贾森·道尔顿(Jason Dalton)被指在密歇根卡拉马祖(Kalamazoo)随意驾车杀人,这名肇事者被描述为精神病患者。大多数持枪施暴并非精神病患者所为,相反的,大多数患有精神病的人并不会实施暴力。
闭上眼,想象一下精神病患者。
他们看起来怎么样?你怎么看他们?你认为他们会怎么样?
你想像中的精神病患者可能是你觉得其有心理疾病的人或大众媒体上描绘的产物。但是,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由大众媒体描绘的精神疾病通常是错的,或者至少是被扭曲的。
在现实世界中,一个典型精神病患对他人来说并不是风险且能够协调和恢复他们的症状。然而,新闻的重点却放在了少部分精神病患的罕见暴力事件。所有这些加起来把精神病患描绘成了一副有害、不准确的画面。
多数暴力事件并不是精神疾病造成,但是这不是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
芝加哥这个周一、周二的上午,有12个人被开枪打伤,其中还包括一个6岁的小女孩。受害者的数量同许多引人注目的大规模枪击事件完全相同。这完全是一起类似中西部地区最大城市的日常流血事件。可是并没有引起全国关注。
但如果换成肇事者向诸如小学、电影院、或其他我们认为是安全场所的人群射击,这就被认为是非常罕见的暴力行为,且可获取更大范围的关注。我们会记得肇事者的名字和面孔,因为他们是令人震惊且可以拿头条的新闻。他们中许多人被描述为饱受精神疾病困扰。虽然媒体对所有这些肇事者造成的混乱有猜测和假设,或者说,媒体直接把这些暴力问题归结到精神疾病。
所以,这些异常事件主宰了我们的新闻报道,并最终主宰我们的政策讨论。当奥巴马总统谈到枪支暴力时,他也把像康涅狄格新镇小学的攻击事件和亚利桑那州图森枪击美国众议员Gabrielle Giffords的事件作为重点参考。而这些案件都是由出名的精神病患者犯下的事件。即便那些不同意他有关枪支管制提案的人,也都把重点放在精神病患上,声称这是美国暴力的真正根源。
事实上,研究表明,大多数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从不暴力。在美国,暴力原因可以归结为心理疾病的人数只有约4%。这说明了什么呢?有96%的暴力因素与精神疾病毫无关系。
我们来看看究竟新闻都把精神病人歪曲成什么样了!新闻媒体极大地,量化地过分强调了精神病人的暴力危险性。
《卫生事务》杂志发表的新研究表明,看看从1995年到2014年这二十年间,分别来自《今日美国》、《纽约时报》、CNN等各大媒体的新闻和报纸,有超过400个针对精神疾病的全国性新闻报道。
它们中55%人对其他人发生暴力行为时,被称是因为精神疾病导致。这就是故事的主体。
虽然媒体过分强调精神病人对他人的暴力行为,但却经常对精神疾病更直接的风险轻描淡写,比如自杀。更明显的是,对于帮助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治疗方案,新闻对其成功经验也是顺带一提。扭曲的新闻报道导致耻辱的人生,这让本来就生活困难的精神病患者雪上加霜。
Emma McGin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学院公共卫生系的助理教授,研究精神病人实际暴力行为的作家,同时也研究新闻媒体如何歪曲精神病患的暴力行为,在《技术内幕》的采访中表示:她认为公众对精神病患有一种非常扭曲的想法。
她说:“我不认为这个问题可被大众所理解。我同样不认为新闻媒体在报道中强调暴力的方式,是可以准确代表实际风险的说法。”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新闻报道既反映同时又塑造了公众意识。而这些扭曲的探讨内容确实影响到了生活中可接触到精神病患的人。
说到新闻报道将精神病人和暴力因素联系在一起会影响其声誉这件事,你可能不以为意。但无论如何,这里的三个研究结果都显示这是真实存在的。
另一方面,2014年一组研究人员(包括McGinty)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精神病人的积极报道可以减少对其羞辱和歧视的态度,同时增加对其治疗的支持。但自1995年到2014年间,研究人员发现,处理成功的治疗只占新闻报道的14%。
这里对记者,以及阅读消息的人们有一个明显的教训:我们选择阅读的内容是有后果的!
如果我们对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集中于少见的暴力行为,而不是实质性的治疗和治愈方面不断增长的可能性,那就会使得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所生活的世界变得更糟。
加速会:加速你对世界的理解,内幕全在这里!请关注加速会微信公号:jiasuhuihao
加速会主编微信:leaderweb
- 世间将再无松下电视:松下官宣解散家电子公司并彻底放弃电视机业务
- 雅迪集团与南都电源签署协议:携手共绘固态电池未来蓝图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