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年会:去地产化与产业转型

2016年1月16日,万达集团2015年会在新开业的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隆重召开,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公布了万达集团2015年的工作业绩还有2016年的工作目标。

在年会上,王健林称,2015年万达集团资产6340亿元,同比增长20.9%;收入2901.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9.3%,同比增长19.1%。虽然没有保持万达连续9年收入环比30%以上的增速,但在世界富豪财富总值缩水背景下,王健林逆势增长稳居亚洲、华人首富地位,在全球财富排名依然靠前。

在年会发布的2016年主要工作任务中发现,万达集团资产达到7500亿元,收入2543亿元;同比2015年下调12%,收入目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万达商业主动下调房地产收入640亿元,但集团净利则保持较大增长。从表面上看,2016年,万达集团预算收入则下降了12%,一路高歌猛进的势头不但戛然而止,更是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负增长,这好像是一个不妙的兆头,但是万达毕竟还是市场的“巨无霸”,这样的举措背后必定有着充分的理由。

为了彻底转型,万达率先进行地产业务的缩减工作。万达就是断腕,动作幅度之大,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万达集团断的不是别的产业,正是赖以起家、成名、立腕的商业地产。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万达地产业务收入高达1640亿元,同比虽然不高,但是尚有2.5%的增长。2016年这块业务收入只作了1000亿元的预估,也就说一刀砍掉的是地产收入的40%,再多点就接近腰斩!按照万达的实际情况,就地产而言,2016年超过2000亿应该不是问题。万达硬是降到1000亿,也许我们几年后就能感受到王健林的英明和远见。

相比之下,万达的其他业务板块则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只不过地产收入砍的力度实在太大,以至于掩盖了这些高成长业务的光芒,造成了虚惊一场的效果。如此看来,万达在退一步的动作下是为了更好地进两步。

真正属于中国地产业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无论是白银时代或者青铜时代都很难回避这个行业阶段性鸡肋的现实。房地产不能说未来没有成长的空间,否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保险资金铤而走险频频举牌,但是也不能确定未来还有如同过去十年的辉煌,否则去库存也就不会成为中央政府工作报告的议程。

商业地产也是如此,一二线城市过剩,但是三四线城市紧缺,整体可能供过于求,但是局部又是供不应求,结构性问题突出。

万达恰恰顺应了这种变化,推出了轻资产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这种矛盾,一方面众筹社会资本,另一方面又化解万达重资产的资金压力,最重要的是将城市综合体的成本降到了和城市居民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相适应的区间,满足了这些城市提升消费生活水平的需求。

据了解,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并购,万达集团目前已经拥有多项世界第一:全球最大不动产企业、全球最大电影企业、全球最大体育产业、全球最大儿童娱乐企业、全球最大电影院线、全球最大五星级酒店业主等。万达未来会更加重视向万达文化方面发展,以实现转型。

此外,万达还要努力打造全球最大旅游企业;努力打造全球最大商业OTO平台,至少并购三个国际,五个国内企业。

万达集团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自身的发展和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地完善自我,在理念与行动上都抢先一步,不愧是行业的领头者。它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学习的榜样与前进的标杆。万达集团这一次的华丽转型,可以说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成功典范。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01-17
万达年会:去地产化与产业转型
万达年会:去地产化与产业转型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