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显示去年“双十一”期间,有约半数的商品出现价格先涨后降的现象,这导致用户购买的商品即使在享受了“双十一”的优惠后实际价格却可能比平时更高,这样的行为正在伤害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成本上涨导致商家压力巨大
用户之所以喜欢在双十一购物,原因是在电商平台的推动下,大量商家在这个时段给出诸多优惠,让用户以比平时便宜的多的价钱购买到心仪的产品,但是随着成本的上升,商家也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电商平台收取的费用不断上升,广告价格出现翻倍上涨,流量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这让电商平台赚的盘满钵满,利润连年增长,自然商家的流量成本就只能不断倍增。
人工成本也在上涨,中国的人力成本上涨速度之快人所共知,导致制造业承受不了这种人工成本上涨的压力或是选择撤离中国转往人工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和印度等地,据说印度的人工成本仅为中国市场的三分之一左右,或是引入机器人,采用自动化生产方式,降低人工成本。对于属于服务行业的电商来说,其也遭受了这种人工成本上涨的压力。
物流成本也在不断上涨。受人力成本、运输成本等的上涨,物流业的成本压力剧增,自去年至今物流企业已经多次涨价,由于当下普遍是由商家承担物流费用,自然这也提高了商家的成本压力。
压力之下商家选择先涨后降转嫁成本
商家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情况下,只能选择涨价,但是面对用户对“双十一”优惠的期待,他们又不敢直接声言涨价,于是采取这种先涨后降的方式就成为一种变通的选择。
其通过在“双十一”前涨价,然后在购物节旗舰打出降价或大幅折扣,吸引用户购买,这是多数商家的选择,今年的成本进一步上升,商家的这种做法或许会更普遍。
如今的电商平台也在进一步往小部分商家集中,这部分商家已经拥有了与电商平台议价的能力,电商平台惩治它们的这种行为恐怕已不如以往,这也会加剧商家的这种行为。
但是这种先涨后降的做法必然会伤害用户的购买热情,而且用户受了去年的教训后,今年他们也会比以往更聪明,会比较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平台的价格再购买,如果发现各方的价格相差太远,反而让他们产生疑虑放弃购买,这对于各方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 世间将再无松下电视:松下官宣解散家电子公司并彻底放弃电视机业务
- 雅迪集团与南都电源签署协议:携手共绘固态电池未来蓝图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