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格力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有成为网红的趋势,近日其再称“如果(资本)成为中国制造的破坏者,他们会成为罪人”,不过在各方的注视下资本“举牌”危机已暂缓的情况下,更应关注其内部因素。
格力集团隶属于珠海市国资委旗下,是格力电器的第一大股东,2012年格力电器举行董事长选举,当时担任格力集团党委书记的周少强在这场选举中败给董明珠,随后当选为格力电器董事长的董明珠被任命为格力集团董事长,由此可见珠海国资委、格力集团、格力电器之间的微妙关系。
两年后格力电器将重选董事长,为了这次董事长选举珠海国资委已作出相应的布局,在今年10月董明珠不再担任格力集团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职务,随即调前珠海金湾区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珠海市航空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周乐伟担任格力集团董事、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党委书记,请注意董明珠之前担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时候并没担任党委书记职务。
2012年董明珠之所以以大比例的票数赢得格力电器董事长,其中之一的重要原因是她负责格力电器销售业务近20年来创下的优秀业绩,1994年获任格力电器经营部长后推动格力电器在国内空调市场份额节节攀升,自1995年起高居国内市场份额第一,这又反过来推动了她在格力电器内的职务上升,到2007年其顺利获任格力电器总裁,直到当选格力电器董事长。
在担任董事长后,格力电器的营收继续获得提升,2012年、2013年都获得了200亿营收的增长 ,2013年底在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仪式上,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和小米创始人兼董事长雷军就“小米5年之内销售额能不能超过格力电器“打了10亿赌注,让董明珠名声大噪。
2014年格力电器依然获得了200亿营收的增长,但是2015年和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都落后于2014年,也在2015年董明珠表示要做手机,随后推出了格力一代和格力二代手机,今年又提出了要收购珠海银隆等,这一切被认为是格力希望通过业务多元化来获得营收的增长,以实现当初董明珠提出的2000亿营收目标。
但是目前收购珠海银隆一案已被终止,而格力手机业务是否成功业界自有观点。其实业界认为格力要做业务多元化并没错,格力的主要竞争对手如美的、海尔等都有开展业务多元化,不过它们更多是在相关行业如冰洗、小家电业务方面扩展,格力也有冰箱、小家电上发展不过成绩却一般,在如今格力电器营收连续出现下滑的情况下这些业务无法如董明珠预期帮助格力电器实现2000亿营收目标。
假如业绩无法实现预期目标,2018年的董事长选举董明珠还能当选董事长么?假如换了其他人担任格力电器的董事长他又如何延续当下由董明珠创立的格力电器营销模式?而且如果董明珠到时候不再担任格力电器董事长,格力电器内部的人事会否出现较大变动导致该公司在国内竞争激烈的空调市场出现衰退呢?这一切都是问题,历史证明一个优秀的企业往往不是败于外部原因而往往因内部问题而起。
- 世间将再无松下电视:松下官宣解散家电子公司并彻底放弃电视机业务
- 雅迪集团与南都电源签署协议:携手共绘固态电池未来蓝图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