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origin
4月4日,汽车供应商博世宣布与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完全的(L4或L5)自动驾驶技术。两家公司声明,将建立一个联盟,旨在2020年推出无人驾驶的出租车系统“Robo Taxi”。双方对合作的具体信息披露得并不多,只是在在声明中表示该项目将“采用高端汽车制造商奔驰的车辆整合专业经验,与汽车供应商巨头博世的系统和硬件专业技术相结合”。
据悉,双方合作的初期目标是共同开发自动驾驶系统的软件和算法,待技术成熟后,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预订或者直接叫到一辆真正没有司机的自动驾驶车。不过,“Robo Taxi”在到达乘客位置后,会给用户提供两个选择:自己当司机体验驾驶快感,或者将行车任务交给车辆本身。将乘客送达目的地后,车辆又会进入就绪状态,等待下一任“车主”。
(Robo Taxi 接送乘客示意图)
作为最大的豪华车制造商之一,奔驰一直对自动驾驶技术保持关注。在自动驾驶群雄逐鹿的局面开始之前,奔驰就已经在其S级轿车上搭载了前向碰撞预警、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等半自动驾驶功能。与许多传统汽车制造商一样,戴姆勒近两年加大了自动驾驶的发展力度。在2015年,奔驰就率先推出了自动驾驶概念车F015。随后又同宝马、奔驰、奥迪联合收购了高精地图公司Here,再推出自动驾驶巴士Future Bus。在今年1月的CES上,芯片巨头英伟达还称奔驰在与其合作,在自动驾驶车辆上应用车载计算平台Drive PX2。
(图为奔驰概念车F015)
而博世也在积极地加入自动驾驶的战局。作为半自动驾驶系统的重要集成者,博世在这个领域拥有一定积累。另外这家德国零件供应商也把自家的测试车开到了美国加州进行路测,不过从加州车管局披露的数据来看,博世的成绩很不理想——在衡量自动驾驶水平的关键指标“每千英里人工干预次数”上,博世以1466次的成绩名列倒数第一。这种相对落后的情况也是博世广交合作伙伴的原因之一。
有趣的是,博世也在不久前宣布了与英伟达的合作,致力于开发基于英伟达硬件平台的自动驾驶系统。戴姆勒、博世、英伟达似乎形成了一种尴尬的三角恋关系,但是鉴于三者身份分别为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芯片商,目前还没有特别大的直接竞争,所以合作/联盟依然会是三者关系的主流。
而从这个无人驾驶出租车的项目中可以看出,戴姆勒和博世也承认无人驾驶+共享出行的模式将改变汽车行业的未来。奔驰此前的分时租赁服务car2go显然难以承担起开拓未来的重任。现有模式面临的挑战让两个巨头不得不采取措施作为应对。不过早在两者之前,Uber就已经率先推出了自动驾驶打车服务,虽然车里还有驾驶员。而通用和福特,也发布过在2020-2021年建立无人驾驶共享车队的计划,并且前者通过投资打车平台Lyft布好了局,后者也在孵化大量的共享出行项目。戴姆勒和博世这晚到一步的合作,面对众多竞争对手,能有什么样的前景,还是一个未知数。
戴姆勒与博世的合作,其实只是当下各个自动驾驶玩家抱团大趋势的一个缩影。其中不仅有主机厂和供应商的合作,还有汽车制造商和硅谷力量的合作(菲亚特·克莱斯勒与谷歌,以及通用、福特对硅谷自动驾驶初创公司Cruise、Argo.ai的收购),汽车制造商与芯片巨头的合作(宝马自动驾驶测试车搭载Intel Go自动驾驶平台),乃至相互竞争的汽车制造商们也达成了合作(德系三强宝马、奔驰、奥迪共同收购Here)。
(图为菲亚特·克莱斯勒和谷歌联合制造的Pacifica自动驾驶测试车)
通过合作,各个玩家不仅加速发展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也意在对直接竞争对手乃至潜在竞争对手形成制衡。随着自动驾驶的竞逐进入白热化阶段,这种竞合还会更加频繁地上演。
- 世间将再无松下电视:松下官宣解散家电子公司并彻底放弃电视机业务
- 雅迪集团与南都电源签署协议:携手共绘固态电池未来蓝图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