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的余波仍在,很多人一整年都没有被触动的维权神经又一次紧了一下。随着微信的日趋普及,众多代购商利用微信进行推广销售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然而,微信代购存在售假成风、变相传销、违法走私等种种乱象。有关人士表示,针对乱象丛生的微信代购,我国亟须出台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制约,加快法制建设,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游走“灰色地带”,暗藏多重风险
代购,简言之就是找人帮忙购买你需要的商品,这些商品或者尚未在国内上市,或者其价格比当地的划得来,然后通过快递发货或者直接携带回来。
据了解,海外代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模式,即海外代购平台和朋友圈海外代购。海外代购平台的运营重点在于尽可能多的吸引符合要求的第三方卖家入驻。微信朋友圈代购是依靠熟人或半熟人社交关系从移动社交平台自然生长出来的原始商业形态。
虽然代购行业收到国内部分中产阶层的追捧,但由于市场监管有限,个人海外代购行业也正面临着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保证商品的来源渠道是正规的。打个比方,在香港买婴儿奶粉,如果在万宁、屈臣氏等商场购买,比在街边药房购买,价格高出10%-20%左右,区别在哪里?在于商品的进货渠道不一样,很明显,正规商场的进货渠道更正规,而药房的进货渠道无从查证。那么远在澳洲的个人代购,他们在哪里购买的商品,是否正规,大陆消费者不得而知,而且市场监管部门并未对该领域进行干预和监管,这是一块灰色地带。
名为返利实为传销
一些微信代购商经常在朋友圈贴出夸张的销量,譬如宣称今天卖了多少货、这个月赚了多少万等,甚至把银行卡的进账记录或者订单量晒出来,让消费者看了不禁怦然心动。更有甚者,一些正想从事电商工作的年轻人禁不住诱惑,加盟成为其所谓的“经销商”或“正式分销商”,但在后来经营中却发现产品根本卖不动,只好厚着脸皮去不断“忽悠”亲戚朋友购买,更多的消费者因此上当受骗。这种微信代购实质上最终异化成了“传销”,危害较大。
近日,全国首例“微信公众号”传销案在大连市甘井子区法院宣判。青岛男子王贤注册了4个微信公众号,通过这些微信公众号以“加粉”名义发展不同层级的会员,会员发展下线可得到一定的返利。这种新的公众号传销方式短短3个月吸收会员达18万余人,直接或间接收取会员缴纳的传销资金额累计达到180万余元。腾讯公司发现了系统内的这一违法现象向警方举报。经过侦查,大连警方掌握了电子物证证据,查明了该团伙的犯罪事实。
有专家表示,利用“微商”开展网络传销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利用熟人、朋友圈进行传销,隐蔽性强,欺骗性强;二是蔓延速度快,涉及地域广,涉及人员多,社会影响大。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对所谓的“返利”、“分销”等诱惑要多加小心,一旦发现有传销嫌疑要坚决抵制,或报警寻求帮助。
监管有限,维权困难
个人通过朋友圈信息,由朋友在海外进行代购,个人和代购者之间形成的是一种委托合同关系,不受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另外,在微信代购遇到假货等问题后,缺乏有效的购物凭证成了维权遇到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发生争议时,本着“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需要购物者进行举证。如果是在其他渠道购物,购物者可以凭着购物发票等凭据进行维权,即使在网上购物,一些大型的购物网站也会对卖家的资质等条件进行约束。一旦遇到假货,购物者也可以通过“举证责任倒置”,要求销售方提供证据证明其所销售的是真货。
对于微信私人代购的监管,难度要大得多。如果仅是通过微信聊天达成共识,对方又没有实体店铺,就只能被看做是双方私下达成的交易,无法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维权,这就成了民事纠纷,维权只能通过民事诉讼。在民事诉讼中,消费者要提供充分的证据。但有些消费者甚至连对方叫什么都不知道,维权难度可想而知。
- 世间将再无松下电视:松下官宣解散家电子公司并彻底放弃电视机业务
- 雅迪集团与南都电源签署协议:携手共绘固态电池未来蓝图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