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 寓扬
脑部扫描和皮肤传感器像是科幻小说中的故事。
而Facebook最近宣布它正在努力开发这样的技术。在Facebook最神秘的 Building 8部门,60位科学家和工程师已经为在这个科幻般的未来做出了详细的计划。
“让大脑来打字”
据Business Insider报道,Regina Dugan是Building 8部门的负责人,近期谈论了其部门的进展和未来的计划。Dugan表示,目前最紧迫的目标是在未来的18个月内,开发出一种无创脑传感器的工作原型,能够以每分钟100个字的速度将思想转变成文本。在这之后,Building 8的下一个任务就是找出如何量产和销售传感器的方法。
Dugan是前谷歌高级项目组织的负责人,她在2016年加入Facebook。同时她表示,Facebook计划与Building 8的外部大学合作伙伴成立一个伦理和法律小组,来研究脑部扫描的隐私和健康问题。
尽管Facebook与人类大脑直接交互的能力还远未达到,但它将对Facebook和整个社会都带来巨大影响。
Dugan和Facebook似乎是在向 Alphabet的 X部门学习,该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发远期未来产品,然后要么关闭他们,要么成立一个独立部门。
同样,Building 8的项目也有一个2年的期限,来决定他们是否可以成功的从原型阶段转向消费者购买。每个从Building 8开发出的产品,都伴随着Facebook更广泛的连接世界的任务。
Dugan和Chevillet强调,对于Building 8的第一代脑扫描技术,他们构建的传感器不能够听取人们的想法。相反,它会专注于将你的想法转换成文本,就像“解读想象的演讲 ”。
此外,Dugan表示:“我们努力想尝试解码的信号就是你意识的信号。”并称脑部传感器将能够和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相匹配,可以像苹果的Siri一样口授支配,但不需要你的声音。
脑科学研究 VR/AR的关键
Building 8部门正在开展的大脑研究,最终还将影响Facebook在VR和AR领域的实力,而后者可能会通过虚拟信息覆盖到现实世界来取代智能手机。
Schroepfer表示,“大脑研究具有巨大的沟通和连接应用,并且从长远来看,它也是VR和AR技术的关键,因为输入问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
扎克伯格和其他Facebook高管表示,AR的目标就是通过一双轻便的眼镜,在你的周围展示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些技术也在被像苹果和微软这样的科技巨头以及Snapchat和Magic Leap这样的创业公司所追逐。
根据Schroepfer的说法,其第一个装备AR的眼镜可能会具有某种用大脑控制输出的功能。
“让皮肤听到声音”
Building 8的第二个项目是旨在让你“透过皮肤听到声音”,该项目由以前在斯坦福大学工作的介入心脏病专家Freddy Abnousi领导。他的产品可能会采取某种可穿戴设备的形式,如背心或者臂章,通过振动将语言传输到人类的大脑。
他将物理触摸描述为“这种天生的沟通方式,我们已经使用了很多代,但是最近我们不在使用它,因为我们有越来越多的屏幕”。
他的目标是让设备成为“你的一部分”,并且让你感觉很自然。
Dugan表示:“这两种沟通机制有一种有趣的相似之处,只是形式不同。这给了用户更多的选择,来通过他们的设备输入或输出信息”。
尽管Dugan表示,Facebook的大脑交互技术将首先用来帮助那些有沟通障碍的人,她也承认技术的潜力是开放式的。但是Facebook可以使用人们的想法,这将会产生大量的隐私隐患。但Dugan认为,总的来说其积极的影响会高于消极的影响。
- 世间将再无松下电视:松下官宣解散家电子公司并彻底放弃电视机业务
- 雅迪集团与南都电源签署协议:携手共绘固态电池未来蓝图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