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微信 企业微信助企业产品服务直达客户

连接微信,消息互通、支持小程序、支持企业支付推出内测;新增智慧硬件服务商,私有化部署运维服务商。2018年,企业微信的连接与开放能力不断增强腾讯To B端的能力辐射。

2019年微信公开课Pro正式开场。根据企业微信官方透露的数据,2018年,企业微信企业用户增长100%,覆盖行业50+。其中,80%的中国500强企业都开通了企业微信。

数据增长的背后指向的是企业微信连接能力的增强和生态的不断开放。

连接微信能力增强 锁定个性化需求

2018年,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宏观经济进入了周期性调整,企业很难再享受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普惠式发展。

“以前,企业可以通过产能和规模压低成本获得市场份额。但现在,当更多行业进入了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消费者大量个性化的需求和市场配套服务涌现,企业不得不转型。”企业微信产品总监林莉介绍,正是这一变化促使企业微信加速迭代,在2018年企业微信各项连接微信能力推出内测,为企业实现外部连接。

在企业微信上,员工用企业微信上的账号能添加微信上的客户,实现消息收发。人即是服务,员工代表企业,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客户关系和相关数据都沉淀在企业侧,不受员工离职影响,反向优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此前腾讯宣布新一轮战略调整,要延伸入To B端服务时,就提出要扎根消费者互联网、积极拥抱产业互联网,意味着B端和C端业务将会有更多的融合。在C端积累的海量用户基础和服务经验,都将帮助腾讯服务于B端时,实现生产制造与消费服务的价值链打通。

企业微信和微信实现“无感”切换,直接帮助企业将服务触达微信上逾10亿用户,打通了C2B的价值链。在腾讯To B的业务阵营上,企业微信并非“孤立作战”。而是集合了微信,甚至整个腾讯的生态优势,纵深入产业互联网。

开放生态升级 合作伙伴增至14000+

从C端的个人用户延伸到B端的企业用户,开放生态成为腾讯纵深入产业互联网的路径。这一开放是腾讯内部的开放,从企业微信到微信的连接;也包括了对第三方服务商的扶持。如马化腾所说,把半条命交给了合作伙伴。

“企业的需求丰富多样,没有一家公司可以自己满足整个企业服务市场的需求。企业微信宣布开放起,同行的路上多了很多伙伴,我们欢迎更多各个领域的合作伙伴与我们共同为企业提供服务。”,微信微信产品经理章陶在公开课上介绍。2018年企业微信服务商数量已超过14000个。这包括了企业微信的 标准应用服务、行业定制服务、技术支持服务合作伙伴还有今年新增的智慧硬件合作伙伴、私有化部署运维合作伙伴。

上线2年多来,企业微信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办公通讯工具,连接企业内部组织。但B端企业需求多样化,也更加个性化。此前腾讯宣布战略调整,延伸入B端,要做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外界就曾提出疑问,在C端的消费互联网,做好产品就能实现赢家通吃的腾讯,如何适应B端企业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企业微信专注于另一件事:开放生态,为企业多样化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企业微信开放了13类API接口,企业也可以自建应用接入。开放了连接微信能力,支持小程序,开放了连接硬件的能力,为企业提供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另外,开放注册定制化能力与私有化部署能力。

以迁移到企业微信上的长安汽车为例,目前的总应用数就多达72个,其中自建应用45个,第三方应用23个。这些应用都像“插件”一样,一键接入企业微信,即可使用;

中交建在企业微信上集成了接近300个应用,提供给分布于1600个组织的14万名员工,帮助每一个员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访问到中交建内部广泛的资源。

在生态伙伴的助力下,企业微信不断放大其在B端的能力辐射。

2018年5月,企业微信还逐步开放了智慧硬件相关接口,连接了人事物中的“物”。合作伙伴可以将智慧硬件设备接入企业微信,再基于企业微信为企业提供软硬一体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截止目前,企业微信打造的开放生态,已经在To B端开放了6项能力:包括连接微信、支持小程序、连接硬件等;和13类接口,包括管理、消息推送、应用管理、移动端SDK等。

在开放背后,企业微信不断衍生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广泛的连接基础上将沉淀出全新视角的数据,需要云计算、大数据、AI等工具深化利用,再反向优化企业自身的运营和产品,最终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而坚持做底层连接器的腾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其在产业互联网中的角色定位:做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