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品牌意识的崛起,起源于运营商到2014年彻底终止对终端的补贴的过程。原有以来运营商补贴生存的手机企业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市场地位。一些新的手机品牌开始崭露头脚,并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其中一个是由互联网思维引领的“双品牌”战略,另一个是OPPO为代表的差异化品牌策略。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结果了,“互联网思维”客观上将一众追随者集体带上了歧途。而OPPO还在坚定地走精品手机的路线,聚焦于年轻人群体,做他们最需要的功能,冠名他们最喜欢的节目,请他们最喜欢的明星。
一句“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在成为热门网络语的同时,手机行业的品牌营销方式也在全面向OPPO看齐。除了集体从线上转向线下渠道外,明星代言、娱乐节目冠名、明星定制机是其中三个典型被模仿的战术。观察OPPO的营销,你会发现完全超出了明星代言拍广告的范畴,而是深度挖掘明星、OPPO产品和品牌、粉丝之间的密切关系,将明星的年轻粉丝用户变成自己的产品用户。
如今,手机行业竞争已经进入深水区,对于品牌建设的发力也应由表及里,而不是一味模仿。剔除业内对OPPO营销方式的模仿,业内更应该向OPPO学习的是遵从初心的品牌坚守。OPPO品牌塑造的过程,是产品定位、设计、人群锁定以及渠道、营销整体的系统化战略——更多年轻人喜爱的拍照手机。从2011年定下要做年轻人的至美手机,再到年轻人的拍照手机,OPPO七年来一直坚持为年轻人做产品,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与他们做沟通。
OPPO R15发布之后,OPPO品牌的升维行动正式开始。最新上线的品牌微电影《热舞吧!青春》。作为OPPO手机人系列的延续,在此次电影中,OPPO明星家族成员迪丽热巴扮演“手机人”,与亚洲偶像团体UNIQ中的舞蹈担当王一博共同讲述了一段关于青春梦想&态度的故事,而不放弃地努力也传递出一个热血的年轻态度——“年轻就要这样紫”。
这次微电影已经将内涵从寻求“共鸣”拉升到了价值观“倡导”的维度。这让OPPO的品牌,在功能差异化、调性差异化之上又多了一个维度更高的情感与人性差异化标签。从渠道上,明星代言、娱乐营销、跨界定制机、品牌微电影,OPPO在营销方式上一直在引领行业。如今,OPPO营销内容的升维是否可以引发行业再一次的模仿潮?让我们拭目以待。
- “黑科技”亮相第三届软件创新发展大会 AI+VR驾驶模拟器引关注
- 哈啰Robotaxi破局之战:30亿大手笔能否打破行业僵局?
- 小猿AI智慧教育引领行业新潮流,下载量飙升榜首,重塑学习新体验
- 稳定币风波再起,京东严正声明:坚决维护市场秩序
- 知乎直答升级:解锁订阅与内容分享,探索知识新玩法!
- 百望股份携手沐曦集成电路,共创智能芯片新纪元
- 蚂蚁科技开放香港四大核心技术:助力香港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发展,打造未来科技新生态
- 福特CEO反思中国电动汽车崛起:中国速度引发深思,电动汽车发展如何令人自惭形秽
- 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落地新加坡:打破自动驾驶落地之困?
- 苹果将推廉价版MacBook:破茧之作,A18 Pro芯片领衔,轻薄与性能并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