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QAD暨e-works共同举办的主题为“失去成本优势之后,中国制造企业如何应对?”的问卷调查活动已圆满结束。针对本次调查结果,e-works请来了信息化领域的专家周健作出点评,并推出一期特别报道:http://www.e-works.net.cn/report/qad4/qad.html.
本次调查活动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调查问卷以“失去成本优势之后,中国制造企业如何应对?”为主题,拟出六条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由读者投票。投票结果显示“推进自主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是企业关注的重点,其得票数占27%;“推行精益制造,降低制造成本”成为企业的第二关注点,得票数占22%,“加强供应链协同,推进战略寻源”位列第三,得票数占15%,从产品研发能力、供应链管理、制造效率和成本控制、一直到服务能力,分布相对平均,可以看出制造业从业者对于中国制造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关注热点。
“失去成本优势之后,中国制造企业如何应对?”问卷调查圆满结束 放大图片
此次问卷调查的背景为波士顿咨询的研究报告。波士顿咨询集团(BCG)近期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将出口排名世界前25的经济体的制造业成本进行了量化比较。报告选取了工人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能源成本、汇率水平作为决定制造业成本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研究显示,我国作为低成本制造业大国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美国温和的薪酬增长、高效的生产技术、低廉的能源价格以及美元汇率走低使得部分商品在中美两国的生产成本几乎没有差异,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与其他国家跨国公司未来会选择在美国境内进行生产。
波士顿咨询集团的全球制造业成本竞争力指数以美国为基准(100分)。我国制造业对美国的成本优势已经由2004年的14%下降到2014年的4%,这就表示目前在美国进行生产只比在我国进行生产贵4%.同时,该研究报告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我国对美国的制造业成本差距在2020年左右将不复存在。
e-works作为第三方制造业信息化服务机构,将持续关注制造企业的发展,与广大的制造企业共同探讨转型之道。
- AI家庭“四大件”重塑家庭生活:中兴通讯引领智能共生新潮流
- 紫光国微一季度利润骤降:2025年Q1净利润仅1.19亿元,降幅高达61.11%
- 尚网网络携手南京公交集团,共创智慧出行新生态,让出行更便捷
- 华为发布AI数据湖解决方案:大数据领域的新变革,行业智能化新动力
- 淘宝外卖升级:小时达变闪购,外卖市场再掀波澜
- 中国电信柯瑞文谈云改数转与AI发展:探索数字未来,打造新型竞争力
- 华为智领未来,创新驱动加速迈向智能世界
- 台积电巨额亏损仍押注美国建厂,先进产能布局成谜?
- 马斯克警告:中国汽车销量超越美欧指日可待,消费实力崛起挑战全球汽车市场
- 外卖平台竞争激烈,饿了么推出百亿补贴并关怀骑手,超时扣款取消,看谁能笑到最后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