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挑战非遗大师——全球首款智能茶壶,
茶密T-master大师壶现身上海国际茶业展
2018年9月7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上海市工商联总商会、上海帝芙特国际茶文化广场主办承办的“2018上海国际茶业展”首登上海展览中心。本次展会是一场集合茶产品、茶经济、茶文化、茶旅游等共荣发展的交流及展示平台。世界各地的爱茶人士皆会应邀而来;现场各大茶类知名品牌尽收眼底。而作为受邀者中唯一以智能茶壶出席这个国际展会的品牌,茶密chá带着茶密T-master大师壶现场展示以AI挑战非遗大师的泡茶技术。
继2018年8月13日发布会之后,茶密T-master大师壶一经上市就引发了巨大反响,产品在各个平台供不应求。在发布会的现场,人们亲眼看到了一位不懂中文不通茶艺甚至根本都没喝过茶的法国友人,在发布会现场使用茶密T-master大师壶泡出了跟非遗制茶大师水平一样好喝的茶!
法国友人使用茶密T-master大师壶现场表演泡功夫茶
这个结果让大家非常激动,无论你是哪个国家,无论你是否精通茶艺,茶密T-master大师壶都可以让你变身成为泡茶大师!作为Madison Art & Design团队精心打磨三年半实至名归的沥血匠心之作,一经面市便荣获2017年德国IF产品设计大奖的茶密T-master大师壶到底为何引起众多爱茶人士的青睐呢?
茶密T-master大师壶将中国唐代茶圣陆羽在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关于泡茶的秘诀进行解析,将泡茶的器具、工序、火候等需要掌握的技法浓缩在芯片内,通过多个传感器收集数据,判断泡茶动作,通过芯片用算法实现每种茶的时间水温比,通过app内置海量茶谱实现选茶和基于不同用户大数据的智能推荐,甚至可以通过云扫码技术智能识别茶叶。在泡茶和饮茶过程中,通过不同的灯光、语音、音乐实现喝茶提醒,让人们不再错过每一杯好茶。
并且,为了真正还原大师级泡茶技法,茶密品牌特地邀请正山小种非遗传承人张笔清等12位茶文化非遗大师亲自师参与产品的软硬件及打磨,在大师壶的研发过程中加入大师们500年的茶学功力和泡茶技巧。茶密APP中的云扫码技术,可以智能识别茶密提供的每一种茶,提供该茶全面茶谱信息,如茶种、建议入水温度、产地、形态、功效、口感、禁忌、投茶量等所有饮茶相关知识。云扫码识别配合茶密原创的动态泡制技术确保每一种茶都能根据算法获得最佳口感。茶密T-master大师壶让泡茶小白也能一跃成为泡茶大师!
中国十二位非遗制茶大师
3年半设计研发,多项项专利及IF国际大奖,30家超级工艺厂商鼎力协作,150多道工序,1000多天打磨,3000多次修改。12位非遗大师,300多道智能茶谱 ,500年泡茶功力。Madison Art & Design用自己的方式创造了历史,解决中国茶难泡的问题,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因为一个好的泡茶工具而更好的了解中国茶文化。
作为全球首款智能茶壶,茶密T-master大师壶已受邀参加吴晓波先生十月即将在日本东京代官山茑屋书店举办“让日本看到中国匠”的国际展会,作为新国货匠心之作的代表参与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这是百年以来,中日两国匠人的第一次大型直接对话。而茶密T-master大师壶则会在这个国际的舞台上让更多的爱茶人士体验全新的中国茶道。
茶密T-master大师壶,最终将作为饮茶工具还原中国人的茶文化。作为一个好的饮茶工具,茶密T-master大师壶将与技术更完美结合,掌握更多技巧,服务人类同时也唤醒全世界更多人的茶基因,迈出健康饮茶的第一步。最终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茶文化重返世界巅峰。
- AI家庭“四大件”重塑家庭生活:中兴通讯引领智能共生新潮流
- 紫光国微一季度利润骤降:2025年Q1净利润仅1.19亿元,降幅高达61.11%
- 尚网网络携手南京公交集团,共创智慧出行新生态,让出行更便捷
- 华为发布AI数据湖解决方案:大数据领域的新变革,行业智能化新动力
- 淘宝外卖升级:小时达变闪购,外卖市场再掀波澜
- 中国电信柯瑞文谈云改数转与AI发展:探索数字未来,打造新型竞争力
- 华为智领未来,创新驱动加速迈向智能世界
- 台积电巨额亏损仍押注美国建厂,先进产能布局成谜?
- 马斯克警告:中国汽车销量超越美欧指日可待,消费实力崛起挑战全球汽车市场
- 外卖平台竞争激烈,饿了么推出百亿补贴并关怀骑手,超时扣款取消,看谁能笑到最后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