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正如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所说,“数字化发展的未来,其最终表现一定是人工智能,它将渗透到我们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成为我们开展生产经营工作的智能帮手。”
2018年9月17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18)在上海隆重开幕,其中“AI+交通”作为一大主题,将为参会观众呈现AI技术在交通、运输、物流等领域极具颠覆性、未来感的应用。
“AI+交通”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字眼,作为快递行业领先世界的国家,“AI+交通”在国内已经有不少应用案例。其中,由于零售行业对快递业的依赖性,导致这个行业的智慧物流技术领先各行业。作为国内智慧零售巨头,苏宁的智慧物流无疑为“AI+交通”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教科书式的模板。
AI赋能,苏宁打造未来物流
自互联网转型以来,苏宁的技术积淀日益深厚。近几年,在AI技术的赋能下,苏宁物流在“仓”“运”“配”各个环节,展开了一轮智慧升级。
在仓储环节, 苏宁上海AGV机器人仓是在国内最大AGV仓库。在这里,苏宁物流在品类设计以及仓库设计上都做了最大化的调整和优化,通过数百组AGV机器人,苏宁极大提升了货物仓储、分拣的效率。实测数据显示,单件商品平均拣货时间为10秒,小件商品拣选效率超过了5倍传统人工拣选,拣选准确率高达99.99%以上,在整个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在运输环节, 今年5月,苏宁在上海奉贤园区,对一辆名为“行龙一号”的重型无人驾驶卡车进行了实测。载重40吨的测试车辆,不仅能够在行驶过程中自动规划路线,而且可以智能化的躲避障碍物和道路中突然出现的行人。致力于创新的苏宁,在运输无人化上再次快人一步。
在配送环节, 2017年6月,苏宁无人机成功完成首次实景派送,历程15.06公里,创造国内无人机物流飞行记录。无人机派送使苏宁不再局限于陆路配送服务,让苏宁在配送方式的选择上迈出了一大步。今年4月,有着萌萌哒外观的无人配送小车“卧龙一号”,成功助力苏宁物流实现智慧无人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它不仅能24小时全天候工作,而且更重要的,它能像快递员一样上下电梯,把商品直接送到客户手上。6月,“卧龙一号”正式在北京开启常态化运营之路。至此,苏宁已成为国内首家拥有常态化运营无人车的企业。
引领服务升级,智慧物流助力零售变革
苏宁加大智慧物流投入,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也支撑着智慧零售战略,助力零售业的新的变革。
对于目前的零售行业来说,消除线上、线下的零售壁垒是行业共识。这也意味着提升供应链的运作效率、线上线下场景一体化是必然的趋势,物流则起着实现各维度融合贯通的关键作用,尤其在消费升级、服务权重上升的当下,物流的价值也正在进一步被放大。
随着苏宁“智慧零售”的提出,物流的智慧升级已然成为支撑苏宁“智慧零售”体系的关键一环。从2016年12月,苏宁成立苏宁物流研究院和S实验室,联合国内顶尖高校和顶尖科技研发企业,大规模投入云仓自动化、智能算法、机器人矩阵、自动驾驶配送等智能项目的创新和研发,到今年7月,苏宁物流与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强强联合,推出搭载L4级别无人驾驶车辆系统的无人配送小车,宣布要在2020年实现末端配送的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和无人配送车的规模化量产。苏宁重金投入科技创新,打造AI智慧物流,已经形成了“仓、运、配”全流程无人闭环的智慧物流生态,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服务品质,成为苏宁决胜未来的核心舰队。
在苏宁创始人张近东看来,不论是苏宁零售还是苏宁物流,服务是本质,技术是保障,效率是关键。如今,苏宁的物流在AI的赋能下更具战斗力,未来,它将支撑起苏宁智慧零售整个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地。
- 工信部发力工业领域数据集建设,打造通用大模型与行业大模型新篇章
- 特斯拉:颠覆传统视觉处理方案,打造人人都能拥有的智能驾驶未来
- 新能源车市场崛起:中国占全球份额超六成,增量贡献度达八成
- 苹果CEO库克致敬巴菲特:一生之幸,得与股神共事
- 微软必应逆袭成功,市场份额升至12.2%,谷歌地位受挑战降至79.1%。
- 股神巴菲特宣布年底告别江湖,接班人揭秘:神秘投资者露面
- 抖音回应于东来“退圈”事件:下架侵权视频,维护版权新风向
- 苹果因关税政策额外增加9亿美元成本,库克回应:挑战升级
- TikTok再遭欧盟重罚:坚称合规将上诉,挑战欧盟监管底线?
- 美议员呼吁中概股退市: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面临摘牌风险,企业何去何从?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