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华为在国内正式发布Mate 20系列新品,当天,包括HUAWEI WATCH GT在内的多款智能穿戴及智能终端新品也一同亮相。HUAWEI WATCH GT作为华为旗下一款专为都市探索者而生的“户外智能手表”,在续航能力、运动场景、健康助手等方面,得到媒体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11月11日,WATCH GT正式开售,恰逢双11狂欢节,首销58秒即破5000万,销售成绩颇为抢眼,深受消费者好评。
HUAWEIWATCH GT获开门红华为拿下多排行榜第一
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2018年Q3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年同比增长67%,达到1000万台。据IDC数据显示,截止到第三季度,华为在可穿戴领域的市场份额跻身国内智能穿戴厂商TOP2,且保持强劲增长态势。而HUAWEI WATCH GT首销取得开门红,无疑为华为可穿戴产品在Q4的市场表现再次注入一针强心剂。
华为WATCH GT不仅在首销58秒就突破5000万销售大关,同时,在中关村在线热门智能手表排行榜位列第一。在WATCH GT的助力下,华为同时稳坐ZOL智能手表品牌排行榜首和京东智能穿戴品牌销售额双11当日榜首。
销量、口碑双丰收网友称颜值惊艳
取得销量佳绩的同时,在华为商城(Vmall)、华为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等线上电商平台,HUAWEI WATCHGT的用户好评度均达到98%以上。网友好评主要集中在手表的外观、续航能力以及心率监测功能三个方面。
(京东商城网友评论截图)
特别是对手表外观设计的评价,不少网友用了“简洁大气”、“颜值爆表”来形容,可见这次WATCH GT在外观上采用“薄大精绅”的设计,确实吸粉不少。还有网友评论称“手表的心率测量准确,非常轻便、超薄,表带很软,带上后基本无感。”
而对于华为WATCHGT最突出的续航优势,有网友表示,“这么薄还能做到那么牛的续航时间很厉害了!”在央视国家品牌计划的品牌行动中,CCTV用长达一分钟的广告介绍了华为WATCH GT,并着重提及其强劲续航能力引发了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续航更持久、运动健康功能专业产品力是买单关键因素
从网友评论、市场反馈等不难看出,HUAWEI WATCH GT之所以能够首销飘红,强大的产品力是关键。首先,作为全球顶级通信设备制造商、智能手机界的领军品牌,近些年,华为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业内关注和消费者认可的全球高端品牌。
其次,华为一直以来注重产品质量和品质的严格把控,此次发布的WATCH GT,其品质感就体现在手表不仅在选材上精工细作,外观设计“薄大精绅”,同时,在实际使用中还具备5ATM 防水,可承受50米静止水深的压力。
最后,在创新力上,HUAWEIWATCH GT具备的超长续航能力,最令业界称赞、消费者叫好。通过双引擎架构设计,配合智能节电算法,保证用户在典型使用情况下,手表最长可续航两周,与市售同类产品相比,续航优势非常明显。
此外,HUAWEIWATCH GT手表还可以支持多种运动模式,比如,登山、越野跑、户外步行、跑步、骑行等。并且,在不同运动模式下,可以对用户的运动数据进行跟踪,为用户提供科学训练指导方法等。而运动数据的跟踪主要基于HUAWEITruSeen3.0心率监测技术,在准确、稳定、持续的心率数据之上,对应不同的运动健康场景,华为构建出科学的评估体系,同时也能随时随地成为用户的贴身压力管家。
由此,这样极具产品力的智能手表获得市场认可也是必然。目前,HUAWEIWATCH GT还在持续抢购中,这款值得消费者入手的户外智能手表,相信后续会有更好的市场表现。
- 魏建军五一假期试驾全新高山:第三排也能当老板位,上市倒计时!
- 英伟达RTX PRO 6000显卡现身Geekbench,颠覆性能震撼来袭,CUDA核心爆表,ECC显存领先业界
- 工信部发力工业领域数据集建设,打造通用大模型与行业大模型新篇章
- 特斯拉:颠覆传统视觉处理方案,打造人人都能拥有的智能驾驶未来
- 新能源车市场崛起:中国占全球份额超六成,增量贡献度达八成
- 苹果CEO库克致敬巴菲特:一生之幸,得与股神共事
- 微软必应逆袭成功,市场份额升至12.2%,谷歌地位受挑战降至79.1%。
- 股神巴菲特宣布年底告别江湖,接班人揭秘:神秘投资者露面
- 抖音回应于东来“退圈”事件:下架侵权视频,维护版权新风向
- 苹果因关税政策额外增加9亿美元成本,库克回应:挑战升级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