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处于舆论风暴中心的“权健事件”,点燃了大众长久以来,对虚假保健品诈骗所积压的怒火。然而权健公司被爆出的虚假宣传,却只是整个行业问题的冰山一角,更多花样百出的保健品推销诈骗,仍在时刻威胁着对此缺乏辨别和防范能力的老人们。
以保健品推销中常见的上门推销来说,因为更方便对受害者进行“洗脑”,所以成为了很多“推销员”们首选的推销形式,在目前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作为保健品消费的主力军,家中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因为有较强的消费倾向,加上对保健品诈骗行为分辨能力较弱,因此成为了此类受骗事件的重灾区。
而相对具备更高分辨能力和防范意识的年轻人,或因工作原因白天长时间不在家,或因身处外地无法照拂到家中的原因,给了这些“推销员”们极大的可乘之机。很多留守家中的老人们,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引狼入室”,被骗了辛苦积攒一生的积蓄。
此前就有新闻报道,有人回家看见父母和两个陌生人“相谈甚欢”,且父母正打算花费几千元购买这两位据称是“产品经理”的陌生人所推销的保健品,而经自己检查发现,所谓的“保健品”实为三无产品,若非自己恰巧回家,父母就要着了诈骗分子的道。
如果上网查询就会发现,此类诈骗案件比比皆是:“上门免费装防盗器,装完就收费”、“燃气公司上门更换防漏防爆装置,实为诈骗”、“上门推销清洁剂,实为诈骗存猫腻”……诈骗分子上门行骗的手段可以说是花样百出,让人防不胜防。
这种情况下,就让很多子女十分担心自己不在家时,父母的安全问题。
其实,父母之所以会轻信各种保健品、日用品“推销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这些“推销员”热情的态度,和对老人无微不至的关心。所以,子女们要想避免父母被骗,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就得多下功夫,比如平时多向父母介绍相关的诈骗手段,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尽可能多抽出时间来陪伴父母,让他们从心理上得到安全感。
此外,还可以考虑寻求一些智专业能安防设备的协助,比如国内知名安全企业360公司推出的360可视门铃,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子女守护家中父母的安全:只要子女们将自己的手机和门铃进行绑定,当“推销员”的登门造访时,就可以在“推销员”按下门铃后直接和对方进行远程视频通话,从而先于父母对对方身份进行安全排查,将安全隐患挡在门外。
不管是生活中“软性”的关心,还是在门口设置“硬性”的保障,最终目的都是让类似“推销员”这样的诈骗分子远离父母。在父母随着光阴流逝,变得越来越需要被守护时,天下子女都要尽一切努力,保护父母的安全,不给不法分子留有任何机会。
- 工信部发力工业领域数据集建设,打造通用大模型与行业大模型新篇章
- 特斯拉:颠覆传统视觉处理方案,打造人人都能拥有的智能驾驶未来
- 新能源车市场崛起:中国占全球份额超六成,增量贡献度达八成
- 苹果CEO库克致敬巴菲特:一生之幸,得与股神共事
- 微软必应逆袭成功,市场份额升至12.2%,谷歌地位受挑战降至79.1%。
- 股神巴菲特宣布年底告别江湖,接班人揭秘:神秘投资者露面
- 抖音回应于东来“退圈”事件:下架侵权视频,维护版权新风向
- 苹果因关税政策额外增加9亿美元成本,库克回应:挑战升级
- TikTok再遭欧盟重罚:坚称合规将上诉,挑战欧盟监管底线?
- 美议员呼吁中概股退市: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面临摘牌风险,企业何去何从?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