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日益临近,双十一大战即将进入高潮。这不仅是一场电商平台销售大战,也是一场物流大战。“苏宁将以双十一为起点,推动实践省时、省力、省钱、省心的体验革命。”在苏宁零售用户与平台经营集团副总裁范春燕所言的体验革命背后,也就是“1小时场景生活圈”背后的底气,离不开苏宁物流的强力支持。
构建完善物流网络 奠定“1小时场景生活圈”基础
今年双十一,苏宁提出“1小时场景生活圈”,旨在1小时内解决消费者生活所有的场景痛点。作为中国零售行业最大的自建物流平台,苏宁物流目前已完成全国仓储、运输、末端的基础设施布局,通过收购天天快递、入局冷链和即时配等新业务,构建起仓配、快递、快运、冷链、跨境、即时配、售后七大产品体系,为“一小时场景生活圈”的落地提供助力。
速度与广度是衡量一家物流企业最重要的指标。双十一期间,苏宁提出要实现全品类1公里30分钟达的“闪电配送”,和苏宁全业态1小时内触达到用户,在全行业中属于领先地位。背后依靠苏宁近30年来在全品类、全场景的深耕,更依赖于物流网络、科技物流、冷链物流等方面的建设。
翻开苏宁物流布局地图,2014年,苏宁物流完成8+46的大小件仓网布局,完成全国末端配送入户网络的搭建,完成基础设施阶段布局;2017年,苏宁物流收购天天快递;2018年在全国投入46座冷链仓、入局即时配,完成生态布局。苏宁物流实现家装仓配、快消品仓配、电商仓配、家电仓配、生鲜仓配等的迅速响应,合力打造全场景零售收货模式,进一步提升用户购物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用户对生鲜零售需求的快速增长,苏宁冷链短短两三年时间已经快速构建起一张覆盖全国的生鲜服务网络,正在成为苏宁场景零售进化的重要推力。线上苏宁超市、苏宁生鲜、中华特色馆,线下苏鲜生、苏宁小店,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冷链+”模式之路:以全国冷链仓配网络为基础设施,聚焦全场景零售,建立了更多维的“生鲜加工中心+前置仓+即时配”模式。
随着多维度、全方面物流体系的完善,苏宁“1小时场景生活圈”有了落地的基石。
科技助力腾飞 服务构建物流核心优势
正如苏宁物流集团执行总裁姚凯所言:“科技能力和基础设施平台是苏宁物流开放战略的两大核心引擎。”随着科技的发展进程,苏宁物流也拥有了腾飞的翅膀。
双十一期间,苏宁新一代无人仓正式上线。依托苏宁自主研发的IT系统,有效整合无人叉车、AGV机器人、机械臂、自动包装机等众多“黑科技”,从订单处理、快速拣选、快速包装、分拣、出库,最快20分钟内完成。此外,无人重卡“行龙一号”、5G无人配送车“卧龙一号”、无人机等无人技术创新组成的“无人军团”,相继投入实际运行及常态化运营,大大提升场景零售配送环节的效率。
科技成为物流高效的捷径,服务则是突破用户预期的利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曾提到:“智慧零售对消费场景构建的价值在于把场景做全、做精、做密,最大限度占领用户的心智、时间与空间”。依托全场景业态和立体化服务网络,苏宁物流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也用品质服务夯实足够好的用户体验。
依托遍布全国的5000多家苏宁小店,苏宁物流以生活帮在“1小时场景生活圈”中为社区用户提供快递自提、到店寄件、家电清洗、家电维修、家政保洁等12项生活服务,加速社区生活服务场景的全覆盖。在乡镇市场,苏宁帮客县镇服务中心不断升级“24小时乡镇服务圈”,融合揽、仓、配、装、销、修、洗、收、换、数等建立的十位一体的县镇综合服务体,进一步提升下沉市场的服务体验,实现城乡无差别服务体验。
苏宁物流不断成长、升级,打造了属于自己的供应链和物流生态,成为场景零售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而此次双十一,也是苏宁物流的一次大考,苏宁物流能在 “1小时场景生活圈”这张考卷中写出怎样的答案,令行业期待。
- AI家庭“四大件”重塑家庭生活:中兴通讯引领智能共生新潮流
- 紫光国微一季度利润骤降:2025年Q1净利润仅1.19亿元,降幅高达61.11%
- 尚网网络携手南京公交集团,共创智慧出行新生态,让出行更便捷
- 华为发布AI数据湖解决方案:大数据领域的新变革,行业智能化新动力
- 淘宝外卖升级:小时达变闪购,外卖市场再掀波澜
- 中国电信柯瑞文谈云改数转与AI发展:探索数字未来,打造新型竞争力
- 华为智领未来,创新驱动加速迈向智能世界
- 台积电巨额亏损仍押注美国建厂,先进产能布局成谜?
- 马斯克警告:中国汽车销量超越美欧指日可待,消费实力崛起挑战全球汽车市场
- 外卖平台竞争激烈,饿了么推出百亿补贴并关怀骑手,超时扣款取消,看谁能笑到最后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