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云: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大寒,准备过年。本周大寒伴随着“世纪寒潮”如约而至,意味着春节越来越近。老百姓忙着采买年货,准备过年;商家们推出各种口号的年货节,招揽顾客;各路媒体则关注各种有关“年”的话题。日前,界面就联合华为发起“最地道的家乡年味”微博投票活动,想知道大家心中最地道的年味是什么。年味真淡了吗?过年已成为“走过场”的形式?最终,投票结果给出了我们想要的答案。
截止1月22日零时,共有2668位网友参与调查。其中23.6%的人选择了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守岁,13.8%的人选择全家人一起围坐看春晚,也有8.3%的人选择全家人外出旅行过年。从数据上看,虽然有一部分人选择新式的旅行过年,但大部分人仍然推崇传统过年方式,在他们看来只要是和家人一起,“年味”就永远都不会变淡。
“小家”的年味是一家人团圆过年,中华“大家”的年味则是流传悠久的年俗文化。“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些中国传统年俗童谣被吟唱至今。过去人们“过年”要筹办年货、辞灶祭祖、准备年夜饭。如今,科技和商业的发展让年味变得更加“与时俱进”,年轻人“过年”喜欢去饭馆,拜年也采用微博、微信等新的沟通方式。不少网友就留言表示,怀念小时候那些充满家乡年味的过年习俗。网友小菇子:“每年不管多忙,过年都一定回家。每当那天,我就好想吃妈妈做的一道菜,不是大鱼大肉,是一道七八种素菜炒的大杂烩,从小到大妈妈都只在大年三十才会炒这道菜,那是属于妈妈的独一无二的味道。”
随着时代变迁,“情人节”、“圣诞节”等一些西方节日被公众日渐推崇,而那些传统的中国年俗文化正逐渐被淡忘。为此华为特别联合《界面》策划推出“华为带你发现中国年--你不知道的年俗那些事”专题,希望唤起更多受众对传统年俗文化的关注与兴趣,引导年轻一代重拾春节传统年俗,让年味代代延续,对外传递华为有温度的品牌内涵。
知道“春节”的由来吗?知道压岁钱有什么寓意吗?过年有哪些习俗与禁忌?南北方春节习俗差异有哪些?海外华侨又是怎样过新年?1月22日-2月5日登陆界面---召集令---“华为带你发现中国年--你不知道的年俗那些事”专题页面,看看你“遗忘”了哪些年俗传统。
- 蔚来新ET5/ET5T/EC6冠军纪念版上市:运动化调教+专属套件,价格亲民!
- 华为鸿蒙智驾半年行驶里程超16亿公里:80万辆车见证智能出行新篇章
- 领克10 EM-P智能电混亮眼登场:四驱+激光雷达,科技与性能的完美融合
- 苹果自研云芯大突破:降降亚马逊云高价,重塑行业格局
- iPhone新功能遭热议:制冷模式能否拯救炎炎夏日?
- Lumo AI合规助手:让奇富科技告别繁琐合规管理,效率提升20倍
- 现代汽车揭幕韩国氢能新篇章:2028投产氢燃料工厂,绿色未来已触手可及
- 揭秘ChatGPT名称由来:OpenAI高层道出背后故事,人工智能如何从无到有?
- 格力高管回应董明珠掉出《财富》榜单:影响力不等于财富,传奇仍在继续
- ASML独家披露:EUV光刻机仅售5台,Intel悄然转变,光刻机不再那么重要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