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报道称,苹果已经向Apple Watch平台的开发者建议,他们所开发的应用每次使用时间不宜超过10秒。业内人士猜测,此举可能是为了手表的节电。
稍早前,国外应用设计公司Y Media Labs营销总监Robbie Abed甚至表示,Apple Watch上每次互动时长不宜超过7秒。他的理由是,“(在Apple Watch上)不管哪种类型的互动,它需要的时间应该比在手机上需要的短。”
10秒限制或催生“抬手族”
不管是出于“省电”还是“省事”的目的,控制单次使用时长看起来似乎都很有道理。
先说省电。早前有报道称,苹果已表示,Apple Watch一次充电可以使用4小时。不过,如果一款应用要求在更长时间内点亮屏幕,那么电池耗电速度将会加快。这显然是苹果不愿意看到的。苹果产品用料的哲学,不管是CPU还是电池,向来是够用就好,相信Apple Watch也不例外。
再来看省事。要说到功能,如今的手机可谓集大成者,智能手表能干的手机都能干,只是有些时候不那么省事罢了。如此,智能手表才发现了一抹不太宽的生存空间。在有限的窄缝里,智能手表只有做到比手机更方便、更快捷,方才有自己的地位。譬如,用手机看时间,从口袋掏出来看了再放进去,少说也得5秒;查看其它推送消息,基本就要10-20秒。Apple Watch若能把单次互动控制在7秒以内,不失为一大亮点,也是定位上的必然。
可预见,Apple Watch的这一亮点,或将催生街头的“抬手族”——抬手看看时间,放下;抬手看看推送的消息,放下;抬手Apple Pay一下,又放下……
手表的智能
今天的智能手机很好,但负担已经开始显现,那就是我们越来越离不开它——无论是街头还是地铁里,你能见到的大都是“低头族”。毫无疑问,智能手机这个集科技大成者,今天已成为了我们最大的束缚。
智能手机的萌芽把智能科技带入了大众的视野,人们在追逐更高级别的智能程度,提出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等概念时,对智能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定义,简单说来,智能的最高境界是“无处不在,又感受不到它的存在;随时随地的控制,又无需控制”。从数学的极限理论来看,逐渐缩短人与设备的接触时间,应该是通向真正智能的一条道路。
综上,苹果给Apple Watch定义每次使用时间不超过10秒,不仅仅是出于省电和省事,内中还体现了对智能的深层次思考。千呼万唤始出来的Apple Watch,或将重新定义智能手表的智能。
苹果特别发布会开幕在即,业界普遍认为Apple Watch将是苹果此次发布会主角。Apple Watch究竟怎样,3月10日凌晨见分晓。(首发《极客网》,百度百家同步更新,转载请保留此段)
- AI家庭“四大件”重塑家庭生活:中兴通讯引领智能共生新潮流
- 紫光国微一季度利润骤降:2025年Q1净利润仅1.19亿元,降幅高达61.11%
- 尚网网络携手南京公交集团,共创智慧出行新生态,让出行更便捷
- 华为发布AI数据湖解决方案:大数据领域的新变革,行业智能化新动力
- 淘宝外卖升级:小时达变闪购,外卖市场再掀波澜
- 中国电信柯瑞文谈云改数转与AI发展:探索数字未来,打造新型竞争力
- 华为智领未来,创新驱动加速迈向智能世界
- 台积电巨额亏损仍押注美国建厂,先进产能布局成谜?
- 马斯克警告:中国汽车销量超越美欧指日可待,消费实力崛起挑战全球汽车市场
- 外卖平台竞争激烈,饿了么推出百亿补贴并关怀骑手,超时扣款取消,看谁能笑到最后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