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系车企陷专利纠纷 诺基亚发起侵权诉讼

吉利系车企陷专利纠纷 诺基亚发起侵权诉讼

近日,欧洲知识产权领域掀起波澜。诺基亚公司正式对吉利控股集团及其旗下四大汽车品牌发起专利侵权诉讼,案件涉及欧洲18个国家的32家分公司。这场诉讼不仅牵动着两家跨国企业的神经,更折射出智能网联汽车时代下专利博弈的新态势。

诉讼核心聚焦蜂窝通信技术专利。诺基亚主张吉利未经授权使用了其持有的多项标准必要专利(SEP),包括EP3799333(4G/5G前导序列分配)和EP4090075(5G波束切换技术)等关键专利。值得注意的是,EP3799333专利此前已被用于起诉OPPO、vivo等中国手机厂商,且这两家企业已在2024年与诺基亚达成5G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标准必要专利的特殊性为本案埋下伏笔。作为必须遵循行业标准的技术专利,SEP持有人需遵循FRAND原则(公平、合理、无歧视)进行授权。诺基亚在声明中强调,其多次向吉利提出"公平合理"的许可方案,但遭到拒绝,导致吉利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而吉利方面尚未就许可谈判细节作出公开回应。

从产业维度观察,本案凸显汽车智能化转型中的专利新课题。随着车载通信模块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标配,传统通信巨头与新兴车企的专利交集日益扩大。诺基亚虽已退出手机市场,但仍持有约2万项通信专利,2023年专利授权收入达15.7亿欧元。吉利作为积极布局智能化的车企代表,旗下极氪、路特斯等品牌均强调5G互联功能,技术依赖度显著提升。

诉讼策略层面,诺基亚选择在欧洲多国同步发难,展现其全球专利布局优势。德国、法国等司法管辖区对专利保护力度较强,且审理效率较高,常成为SEP诉讼首选地。而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路特斯等品牌建立的欧洲业务网络,此刻正面临系统性法律风险。

行业影响正在发酵。一方面,本案可能重塑汽车行业的专利许可模式。目前车企通常通过零部件供应商获得间接许可,但诺基亚主张的直接许可模式或将改变产业规则。另一方面,诉讼结果将影响中国车企出海战略。随着智能汽车出口量激增,专利合规成本可能成为新的竞争门槛。

历史案例提供参照。2019年戴姆勒与诺基亚的类似诉讼最终达成和解,但过程耗时两年。OPPO、vivo与诺基亚的纠纷也经历长期拉锯。这些先例显示,本案可能走向长期博弈,期间不排除双方重启谈判的可能。

专家分析指出,平衡创新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至关重要。过高的专利许可费可能阻碍技术普及,但缺乏保护又会抑制研发投入。国际电信联盟数据显示,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超6万项,涉及数百家权利人,如何建立高效许可机制成为全球性课题。

随着案件审理推进,后续值得关注三大焦点:法院对专利有效性的认定、许可费率的合理性裁决,以及吉利可能采取的反诉策略。本案不仅关乎涉事企业利益,更将为智能网联时代的专利治理提供重要判例。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8-15
吉利系车企陷专利纠纷 诺基亚发起侵权诉讼
吉利系车企陷专利纠纷 诺基亚发起侵权诉讼 近日,欧洲知识产权领域掀起波澜。诺基亚公司正式对吉利控股集团及其旗下四大汽车品牌发起专利...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