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11月15日(北京) 双十一,传说中的光棍节,现实中的购物狂欢节,开场3分钟,交易额就达到10亿,14分02秒,突破50亿,38分28秒之后,100亿!这节奏,比登月火箭还快!
数据显示,天猫双十一全天成交金额为571亿元,物流订单2.78亿,总共有217个国家和地区被点亮。新的网上零售交易纪录诞生。受双十一利好,阿里股价周一大涨4%至119.19美元,盘中最高值119.45美元,市值首次超过3000亿美元。
多么漂亮的数字!去年是350亿,今年达到571亿,走过了数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看来热度不减。移动端的占比近半,让人印象深刻。不过,在一片狂欢背后,“阿里销售数据造假”及“商家大幅提升价格再打折出售”的传言也四起,看来这场“狂欢秀”不好做,阿里将面临更多公关压力。
就在双十一当天,多家电商平台反馈称,支付宝出现支付故障,用户无法正常支付,但与此同时,支付宝在天猫成交还在猛增。随后,质疑阿里恶性竞争和双十一作秀的负面声音接踵而至。面对种种负面消息,阿里十分淡定。也难怪,阿里已拿到预期的效益,坐收渔翁之利之后,还不谁别人唠叨几句?
不知不觉双十一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持续刷新着我们对电商交易额的认知底线。可是,这种几近变态的狂欢背后,是电商的高速增长,还是赔本赚吆喝?结论,还真难说!
事实告诉我们,未来并不一定比现在更好!狂欢背后隐藏着诸多风险且有扩大之势。例如,2013年“双十一”狂购后退货率达25%,部分商家甚至高达40%.所以,明年的双十一,说不定“虚假折扣”、“价格战”、“卖噱头”等不好的东西比现在还多,还疯狂!
双十一之所以能火,是因为它代表的“光棍节”,曾经承载了众多大龄单身青年男女的情感和压力。而阿里的商业运作,却让它沦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网络炒作。随着“光棍节”商业气息越来越浓,它已经不再能够承载单身男女的情感,它正慢慢沦为一个无聊的商业工具!这样的“光棍节”,这样的“双十一”,我们还要追随多久?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能仅指望监管部站的强势监督,还要让自己的购物行为回归理性。面对花样百出的商业炒作,我们既要适应并珍惜现在,更要正视并规划未来。
- AI家庭“四大件”重塑家庭生活:中兴通讯引领智能共生新潮流
- 紫光国微一季度利润骤降:2025年Q1净利润仅1.19亿元,降幅高达61.11%
- 尚网网络携手南京公交集团,共创智慧出行新生态,让出行更便捷
- 华为发布AI数据湖解决方案:大数据领域的新变革,行业智能化新动力
- 淘宝外卖升级:小时达变闪购,外卖市场再掀波澜
- 中国电信柯瑞文谈云改数转与AI发展:探索数字未来,打造新型竞争力
- 华为智领未来,创新驱动加速迈向智能世界
- 台积电巨额亏损仍押注美国建厂,先进产能布局成谜?
- 马斯克警告:中国汽车销量超越美欧指日可待,消费实力崛起挑战全球汽车市场
- 外卖平台竞争激烈,饿了么推出百亿补贴并关怀骑手,超时扣款取消,看谁能笑到最后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