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想成为“中国的Facebook”的ofo创始人戴威,却面临着被资本绑架、架空的危险境地。“周航第二”的故事,似乎已做好铺垫,等待拉开大幕。
滴滴是ofo的产业投资人,而不是单纯的财务投资人,除了经济回报,它的投资更基于产业布局、出于战略目的的考量。因此,滴滴空降团队入驻ofo,被看做全面参与管理业务的信号。不久前,滴滴将ofo接入自身APP入口,生态布局脚步加快。业内分析,ofo成为滴滴子业务的可能性很大,而戴威则很可能逐渐被架空、边缘化,甚至完全失去他所创立的ofo。
据《雷锋网》报道,在ofo股权架构中,戴威占股比为36.02%,滴滴占股比为25.32%,而经纬中国、金沙江、王刚等,实际上都是滴滴的投资方,可归类为滴滴系,他们的股权加起来将远超戴威。从股权这个绝对权力中,戴威已经把主动掌控权拱手让人。
有外界认为,投资者之所以迫不及待入局,有着对戴威团队不满的考量。从缺乏科技含量的小黄车到“城市大共享”计划,缺乏经验的戴威及其团队的战略构想屡次出现不足之处,不管是缺乏战略眼光,还是过于理想化,这个90后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和资本“老江湖”相比,还真嫩的多。在争分夺秒的市场环境中,手把手的教导,肯定没有取而代之来的效率高。
由于使用机械锁,ofo由此衍生出损毁率高、儿童骑行事故多、管理混乱等一系列不断为外界诟病的症结。而从业务角度来说,机械锁所导致的出行数据缺席,让ofo远远落在了竞争对手身后。两者因素叠加下,戴威团队让投资者失去耐性,直接进入战场亲手操刀,这样的结局并不奇怪。
可是,作为一个公众关注度非常高的创业公司,ofo创始人如果真的被架空和边缘化,那是否会对品牌形象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带来更多用户的流失呢?或许对资本来说,他们考量的不是一棋一子的得失,而是自己的整盘大棋。如果是这样,那ofo作为资本战略考量中的一枚棋子,或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 AI家庭“四大件”重塑家庭生活:中兴通讯引领智能共生新潮流
- 紫光国微一季度利润骤降:2025年Q1净利润仅1.19亿元,降幅高达61.11%
- 尚网网络携手南京公交集团,共创智慧出行新生态,让出行更便捷
- 华为发布AI数据湖解决方案:大数据领域的新变革,行业智能化新动力
- 淘宝外卖升级:小时达变闪购,外卖市场再掀波澜
- 中国电信柯瑞文谈云改数转与AI发展:探索数字未来,打造新型竞争力
- 华为智领未来,创新驱动加速迈向智能世界
- 台积电巨额亏损仍押注美国建厂,先进产能布局成谜?
- 马斯克警告:中国汽车销量超越美欧指日可待,消费实力崛起挑战全球汽车市场
- 外卖平台竞争激烈,饿了么推出百亿补贴并关怀骑手,超时扣款取消,看谁能笑到最后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