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WF-1000X体验:足够惊喜,但仍有进步空间

第一次看到索尼的降噪豆,往往都会让人首先联想到苹果的AirPods,相比起来索尼WF-1000X更加短小。短小身躯并没有阻碍WF-1000X在市场上的亮眼表现,中国的许多铁粉因为等不及内地版本的上市或者抢购不到,也会选择香港或者日本代购。然而也有许多网友吐槽它续航短,短小身材的确名副其实。

索尼WF-1000X体验:足够惊喜,但仍有进步空间

那么我们先来说说续航的问题,这是目前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焦点。其实索尼一直都没有宣传过它是一款主打长续航的产品。

索尼WF-1000X体验:足够惊喜,但仍有进步空间

索尼WF-1000X体验:足够惊喜,但仍有进步空间

官方给出的续航时间是3个小时,在我的实际使用中,经过差不多1个小时20分钟的使用后,它的电量仅剩余50%左右,和官方所称的“3个小时”续航相差无几。

索尼WF-1000X体验:足够惊喜,但仍有进步空间

但是3个小时的续航时间就意味着短吗?这其实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从场景上来说,降噪豆主要针对的是出行中的使用需求,这个场景涵盖上下班的公交地铁、外出散步和健身等,或者对于驾驶中的司机、走在路上双手不便接电话的商务人士等,它也能很好解放双手。

索尼WF-1000X体验:足够惊喜,但仍有进步空间

如果打个比方,就好像3-5公里的出行大家会选择骑自行车而不是开车;短途出行尽量背双肩包而不是使用拉杆箱;跑步中如果能穿短裤尽量不会选择长裤。随着用户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习惯更加偏向于用轻工具解决轻场景的轻需求。

所以降噪豆的使用场景和耳麦、耳机都有本质区别,它满足的是在短时间、小场景下的用户需求。而在这个需求下,用户往往不会过长时间使用耳机,比如很少有人下班到家里花上3个小时,或者提前3个小时到座位上等候登机,或者说也很少有人会连续使用3个小时的耳机。在时间相对较长的场景中,索尼WI-1000X耳机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另外,索尼为降噪豆设计了一个可充电的便携式充电盒,这个充电盒的重量仅为70g,扁长的外观设计便于用户随时放进裤兜,大概只相当于半个折叠钱包的存在感,并不会让人感觉到它的存在,它能为降噪豆提供额外9个小时的续航。

索尼WF-1000X体验:足够惊喜,但仍有进步空间

当然,每使用3个小时就要把它放回充电盒充电1个半小时才能充满,15分钟左右的充电可以获得大约1个小时的续航,虽然充电比较快,但是这种打破节奏的使用方式,难免会偶尔让用户忘记了降噪豆的存在。第二代降噪豆如果能在续航时间上有所提升,将大大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索尼WF-1000X体验:足够惊喜,但仍有进步空间

既然叫降噪豆,那么也必须提一提它的降噪功能。不得不说的是,它的降噪效果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我的预期。

索尼WF-1000X体验:足够惊喜,但仍有进步空间

在索尼headphone app上,用户除了可以知道降噪豆的续航信息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可以设置音效和降噪效果。在主动降噪的设置下,降噪豆可以主动识别用户所处的环境和姿态并作出反应。

它的环境自适应模式拥有走路,跑步,交通,静止四种模式。为了安全,当它默认走路模式时是开启环绕音模式,上了公交半分钟左右他会识别为交通模式,默认开启降噪,当然完全听不到是不可能的,但是感觉会比摘掉耳机的情况下少接受到80%的噪音。在下公交以后,走路两分钟左右会自动识别为走路模式。

自适应模式会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感知用户的姿态和环境,用户也可以关闭自适应并切换为手动调整的模式。

索尼WF-1000X体验:足够惊喜,但仍有进步空间

手动调整包含三种模式,刚开机的时候默认是降噪模式,点击左边耳机一下会切换为环境音模式,再点一下切换为人声模式,最后按一下是关闭。手动切换比环境自适应模式识别会更方便。在app里面用户也可以进行选择。点击右边耳机一下会暂停歌曲播放,长按则会进入语言助手功能。

索尼WF-1000X体验:足够惊喜,但仍有进步空间

不管是手动调整还是自适应模式,降噪功能开启的情况下,它都能提供良好的降噪效果,但是也不会让你完全处于降噪的环境中;而在人声模式、走路模式下,它的降噪效果出于方便交流、接收信息或者保障用户安全的考虑会相对减弱。

作为索尼降噪技术的代表作产品,降噪豆在降噪上确实有表现突出的地方,它采用的是耳罩外侧单Mic的主动降噪方案,耳机每侧有一个Mic拾取外部声音并通过内部电路计算出反向相位进行抵消。在音质效果上,降噪豆无法满足专业发烧友的要求,但对普通人群来说应该足够了。

索尼WF-1000X体验:足够惊喜,但仍有进步空间

在索尼的页面上,只有6mm驱动单元带来“迷你尺寸”的“纯净清晰好音质”这样的宣传语。的确,过于mini的身材限制了降噪豆在音质上的进一步提升,但是如果你不能将它的音质和耳麦、耳机等“大”体积音质产品来比较。如果再同类产品中比较,降噪豆的音质在中上等。良好的降噪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为它的音质增色不少。

除了续航的问题,我在刚使用索尼WF-1000X的过程中还发现蓝牙连接慢或者不太稳定的情况,这个情况在多数这类全无线蓝牙耳机中或多或少都有发生,与用户所在的蓝牙环境有关所以并不意外。目前针对这个问题,在索尼提供的headphones app上提供了连接优先和音质优先两个选项。在选择连接优先的情况下,可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测试之后发现蓝牙连接速度和稳定性有比较明显提升。

除了蓝牙连接,索尼WX-1000F还支持通过NFC和设备进行连接,只要支持NFC的设备,比如索尼自家的手机等,开启耳机电源,跟设备靠近之后即可连接,这还是比较方便和实用的。

说完续航和蓝牙连接的两大问题,我们可以来看看索尼WF-1000X最大的特点——降噪,它之所有被称为“降噪豆”,除了体型小巧之外,降噪效果确实值得肯定,这几天上下班带着它,配合音乐基本可以将公共交通里的噪音隔绝,虽然降噪效果比不上头戴式和颈挂式耳机,但作为日常场景的降噪我认为还是足够了。

从设计语言上来说,降噪豆继承了大法在工业设计上的基因——简约时尚。我手上的降噪豆是金色的,也配备了一个金色的充电盒,经过磨砂亚光处理的金色时尚中保持低调沉稳,手感颇为良好。圆润的外观设计、扁平的身材让它易于随身携带。

索尼WF-1000X体验:足够惊喜,但仍有进步空间

耳机本身的设计偏向于时尚,外面经过金属烤漆处理,最底下是连接和电量的指示灯,电源键集成在左耳的耳机上。每颗降噪豆的体重仅为6g,携带中难以感觉到它的重量,为耳朵减轻了负担。如果在不携带充电盒的情况下,单独携带外出还是容易找不到的。

当然,很多用户但是在佩戴时容易丢失。早在AirPods发布之后,许多用户就借此调侃“以后说不定在路上可以经常捡到AirPods。”所以,只比Airpods稍稍大一些的降噪豆,自然也会引发这种担忧。

但是如果根据说明书来佩戴,可以减少这种担忧。根据说明书的提示,该耳机的正确佩戴方式是先垂直将耳塞放入耳道,然后逆时针旋转使耳塞后的橡胶耳挂嵌入耳廓内以增强佩戴的牢固性。我测试过快走、小幅度跳跃、上下楼梯、慢跑等情况下,均没有出现脱落的情况。当然,剧烈运动或者大幅度跳跃也不是适合佩戴耳机的场景。

我对于降噪豆唯一不太满意的地方在于,对于我这种耳道偏窄的人,长时间佩戴确实会出现些许不舒服的情况。不过索尼额外提供了6对不同材质和大小的耳塞,供选择适合自己的耳塞,以提升佩戴的舒适感。

总的来说,降噪豆是索尼在垂直细品品类市场的一次有力尝试,从上市之初广受关注来看,降噪豆的第一步无疑是相当成功的,这也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作为第一代产品,降噪豆在降噪和外观设计上的表现相当亮眼。

针对续航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们确实无法苛责太多,iPhone即使把电池做到10000mAh,也会有人说续航不足,因为在那个情况下,用户的需求也会随之增长。在陪伴用户打发闲散时间来看,降噪豆确实是完成了它的使命,但和其他全无线蓝牙耳机一样,在降噪豆身上的连接不稳定,延时等问题,期待在索尼的后续改进中看到进步。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11-06
索尼WF-1000X体验:足够惊喜,但仍有进步空间
第一次看到索尼的降噪豆,往往都会让人首先联想到苹果的AirPods,相比起来索尼WF-1000X更加短小。短小身躯并没有阻碍WF-1000X在市场上的亮眼表现,中国的许多铁粉因为等不及内地版本的上市或者抢购不到,也会选择香港或者日本代购。然而也有许多网友吐槽它续航短,短小身材的确名副其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