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DC调查,全球37%工作人口将在2015年底迈入移动化。这相当于全球有13亿移动工作者,以此来推断中国移动办公人员将达3亿,如果从这数值来看中国的企业移动化市场已迈进千亿级关口。
移动OA曾经承载着移动办公的入口的使命,吸引了众OA厂商进入,但是随着企业对于移动办公应用和需求的不断深入,移动OA受传统PC OA端的束缚,移动OA并没有象预期那样爆发,相反移动OA也走进了他们市场生命周期的未端,逐渐的向移动办公迁移。另外,从OA厂商战略重点,移动OA仍不能成为营收主力,所以在投入上相比2014年出现大幅减少,这也是移动OA这个名词从我们视野中消失的另一个原因。
另据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15年中国移动OA市场及企业用户研究报告 》显示,企业用户对于移动OA产品的选型将更趋于理性,具体表现为:
第一、 原来的一把手工程变成了全员应用工程
通过2014年和2015年两组调研数据的对比发现,2014年移动OA主要满足领导外出审批等办公需求,到2015年这一比例进一步缩小,说明企业用户选择移动OA不再以满足领导办公审批为第一驱动力(除政府行业除外),而满足员工外出办公业务需求,提升工作效率相比2014年有了大幅增长,进一步说明了企业移动OA建设从以领导为核心变成以员工为核心,从一手把工程变成了企业的全员应用工程。
第二、 移动OA应用消费化趋势明显
满足企业内外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信息交互需求,这一选项在2015年才被突显出来,在2014年并未受到企业的重视。从这个选项今年增长幅度上来看,原来仅限企业内部沟通协作的移动OA正在打破边界,开始从内部走向外部的信息交互,也说明了移动OA不再专属于企业内部的协同工具,同时,提升企业内部员工作效率的需求在缩小,进而说明了移动OA将成为打通内外部沟通的桥梁,上下游产链和伙伴间的协同,特别是微信企业号和阿里钉钉的入局,让企业意识到移动OA应用消费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所以移动OA将会向更综合化、应用消费化的移动办公门户发展,单一型的移动OA将难有作为。
第三、对于新技术企业不感冒
率先采用新技术,构建竞争优势,与2014年相比企业需求出现明显的下滑,说明企业选型需求移动OA将更加务实,更注重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况且并不是所有的新技术企业都要尝鲜,并且实验新技术对于企业来说会带来一定的成本风险,企业则更强调业务能力的处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出发。
第四、 企业移动OA建设不再随波逐流
同行业竞外对手成功应用,选择跟进部署这一选项,从2014年到2015年出现巨幅波动,进一步验证了企业移动OA选型从盲目跟风已进入到了理性成熟期,企业建设移动OA不再跟随竞争对手的脚步,而是从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着手移动信息化的整体规划,移动OA也已变成企业移动信息化总体建设的标配能力。
综上,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近期将要发布的《2015年中国移动OA市场及企业用户研究报告》的节选解读,稍后将发布完整版报告部分,敬请期待!!
- 7月31日,OFweek 2025具身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应用论坛将盛大启幕!
- 就在7月底,工商业储能重磅活动即将来袭!
- 群贤执光,共话未来!OFweek 2025(第16届)太阳能光伏产业大会重磅来袭!
- 光伏储能行业年度盛宴!全数会2025光伏储能工业应用大会暨展览会定档
- 关于举办“全国首届数智供应链应用推进大会”的通知
- 第七届中国国际VOCs监测与治理及CCUS碳捕集产业创新峰会
- 第六届中国国际固危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
- 8月广州!2025民航维修工程高质量发展大会:共谋产业升级新路径
- 峰会快讯|2025CDIE零售快消数字化创新峰会:大咖阵容&最新议程公布!
- 2026中国(河南郑州)国际线圈电机和变压器展览会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