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天猫双11刚刚落下帷幕,最终成交额锁定在2135亿元。销售数据的强劲增长展现出中国消费升级的活力。
另一侧面,作为世界最大的“数字经济节日”,双11对前沿科技的应用也是全球最集中的,这也是双11被称为“互联网技术的超级工程”的原因。从生物支付到人工智能,通过这5组双11科技数据,我们可以看见科技如何为我们定义未来。
数据一:60.3%消费者选择指纹、刷脸支付。这意味着双11期间,在支付宝平台,每10笔支付就有6笔是通过指纹与人脸等生物识别的方式完成。生物支付时代已经到来。早在2012年,支付宝便开始研究生物认证技术。目前,支付宝在登录、风控等环节都已引入生物识别技术。2017年支付宝刷脸支付,还入选《MIT科技评论》的“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数据二:453亿次AI个性化推荐。相当于在双11根据用户喜好,生成了453亿个专属货架,使消费者在海量商品中更容易找到真正需要和想要的商品。这一数据也展现了阿里在机器学习、深度神经网络等技术上的强大实力。由此,不仅是电商,所有商品与信息都将进入个性化、定制化时代。
数据三:1.5亿件商品通过区块链技术溯源保真。其实除了比特币外,区块链还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今年双11区块链技术就首次得到大规模应用。区块链有着数据透明、不可篡改和充分共享的特点,运用在溯源领域,相当于为商品附上了唯一的“身份证”。今年双11包括钻石、奶粉、保健品等来自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件商品都采用了区块链溯源技术。
数据四:节能5.6亿度电,相当于17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绿色也是今年双11的关键词。双11期间,阿里启用了全球互联网行业规模最大的液冷集群。不再靠传统的风扇、空调,而通过特殊液体给服务器洗澡散热。据统计,阿里在双11投入使用的绿色数据中心,相比传统数据中心节能70%以上,每年能节电超过5.6亿度。
图说:阿里巴巴节能液冷服务器集群
数据五:10亿次跨语言AI翻译。语言一直是跨境电商的重要“痛点”,而今天双11,通过速卖通、Lazada等阿里海外经济体,由达摩院开发的AI机器翻译平台总共实现了超过10亿次的跨语言翻译服务,为“全球买、全球卖”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不仅看到了阿里雄厚的技术实力,更在于用科技创新去定义下一个双11,甚至未来的数字生活。就如阿里巴巴CTO张建锋说的,只有通过技术去创新下一个时代会发生的事情,阿里甚至这个世界才能保持更长久的活力。
- PlayStation亮相2025ChinaJoy 携国产精品游戏邀玩家“决战游戏之巅”
- 支持力度全面跃升 “中国之星计划”第四期启动,助力中国游戏出海升级
- NASA近4000人离职,超总员工五分之一,仍未达减员目标
- 百亿美元预算仅分到3.25亿,马斯克的SpaceX遭遇最狠一击
- 启信宝发布《全国产业集群大全》,全景透视超20000个特色产业集群
- 人民日报对话任正非:国家越开放,会促使我们更加进步
- 五大领域,六大亮点!全国首个新域新质创新大赛落地青岛
- 2025新域新质创新大赛新闻通气会在青岛召开
- 华为ICT大赛2024-2025全球总决赛收官:AI赋能教育转型,助力ICT人才培养
- 从无线再进化到数据完整性:解码Qorvo如何定义下一代智能设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