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7日报道 外媒称,十年时间内,机器人将接手制造业45%的工作,并削减9万亿美元的劳动力成本,使得当今社会的很大一部分被丢入历史的垃圾堆。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1月6日报道,美国银行在一份300页的报告中预计,最早在2025年机器人和其他形式的人工智能将把这个世界改变到人们几乎认不出来的地步,它们将以一股“创造性破坏”的旋风打破旧有商业模式,这种转变的影响最终每年将达到30万亿美元甚至更多。
报告说:“破坏性技术创新的发展速度将从线性变成抛物线式。”任何国家如果不能利用这场机器人革命,其竞争力排名将迅速下滑并被甩到后面。韩国目前在这方面居领先地位,制造业每1万名雇员配置有440个工业机器人,其次是日本和德国。英国排名第75位,在发达世界中属于最低水平。
报告说,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加剧,并且亚洲曾经无穷无尽的廉价劳动力供应开始枯竭,对自动化的需求将“飙升”.
报道称,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工资已经增长8倍,而这个国家的劳动力大军正在减少。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买主,占全球市场的四分之一。
过去十年来,照顾老人的“护理机器人”、播种和采摘水果的“农业机器人”、商用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的成本平均下降27%,预计到2025年将再下降22%.
报道称,如今,一个先进的机器人焊接工的价格从2005年的18.2万美元下降到去年的13.3万美元,而其精密程度一直在提高。和人们一起在工厂里工作的巴克斯特协作机器人现在只需2.2万美元就可购得。
我们正在接近一个关键的“拐点”--使用机器人的成本比雇用一个工人的成本低15%.
这个门槛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汽车行业已经被跨过,使用机器人进行点焊的每小时成本为8美元,人工则是25美元。
报道称,由此带来的社会后果就是,就业市场底层的人将被淘汰出局,如果不接受再教育,这些人将无法再找到工作。美国银行称,这是“对人力的取代”,并估计美国将近半数的工作岗位将面临风险。
生产率将大幅提高,但工资并不会同步提高。资本的所有者将获得更大部分的全球收入,使不平等更加极端化。
劳动力大军将进一步分化成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富人”和只有高中毕业文凭的“穷人”,更不用说世界上的8亿文盲了。如果各国政府未能采取行动缓和这一影响,不难设想由此带来的爆炸性政治后果。
报道称,中产阶级也并非高枕无忧。美国银行说,使用运算系统的“机器人顾问”将毁掉2500万名金融和法律服务领域就业者的饭碗。现在18岁至34岁的“千禧一代”将是首批转入这种后人力服务时代的人群。
- 万智互联 加速迈向智能世界——华为亮相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联想车计算上海车展亮剑:以智算AI,驱动汽车“智慧”加速
- 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计划融资5亿美元 商业落地面临三大挑战
- 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丨第二届“五岳杯”量子计算挑战赛圆满落幕
- 微软否认停止中国区运营 裁员实为旗下合资公司微创
- 前2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18965亿元 同比增9.9%
- 国产CPU一枝独秀:北京终端设备龙芯集采占六成
- 《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发布 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第十位
- 华为2024年全球销售收入8621亿元:智能汽车、终端和数字能源增长迅猛
- 第九届华为ICT大赛中国总决赛编程赛在东南大学举行,晋级全球总决赛名单揭晓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