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近日在Embedded World上,RISC-V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Calista Redmond宣布,RISC-V架构内核的出货数量已达到100亿颗。
值得一提的是,从0到100亿,全球知名的ARM 架构花了 17 年时间才在 2008 年达到这一里程碑,而RISC-V只用了 12 年左右。
Calista Redmond 称开放标准是达成这一切的关键。他还在 PPT 中写道,RISC-V CPU 内核数有望在 2025年达到 800 亿颗。
资料显示,RISC-V是基于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原理建立的开放指令集架构(ISA),与大多数ISA相反,RISC-V ISA可以免费地用于所有希望的设备中,允许任何人设计、制造和销售RISC-V芯片和软件。这也许是基于该架构内核发展迅速的原因之一。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RISC-V架构增长速度并不高于Arm架构,原因是20年前芯片内核的需求远远不及当前世界的需求。加之在不确定性世界环境下,基于RISC-V开发内核芯片以寻求多样性算力的厂商越来越多。
- 万智互联 加速迈向智能世界——华为亮相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联想车计算上海车展亮剑:以智算AI,驱动汽车“智慧”加速
- 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计划融资5亿美元 商业落地面临三大挑战
- 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丨第二届“五岳杯”量子计算挑战赛圆满落幕
- 微软否认停止中国区运营 裁员实为旗下合资公司微创
- 前2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18965亿元 同比增9.9%
- 国产CPU一枝独秀:北京终端设备龙芯集采占六成
- 《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发布 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第十位
- 华为2024年全球销售收入8621亿元:智能汽车、终端和数字能源增长迅猛
- 第九届华为ICT大赛中国总决赛编程赛在东南大学举行,晋级全球总决赛名单揭晓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