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26日早间消息,谷歌、微软、Meta和亚马逊周一发起了一项旨在废除闰秒的公共行动,美国和法国计时当局已对此举表示赞同。
闰秒是指为了保持协调世界时接近于世界时时刻,由国际计量局统一规定在年底或年中(也可能在季末)对协调世界时增加或减少1秒的调整。
自1972年以来,世界计时机构已经为被称为“国际原子时”(TAI)的全球时钟增加了27次闰秒。在增加闰秒时,“国际原子时”在午夜23:59:59的下一秒并非变成0:0:0,而是会额外增加一个23:59:60的计时,而这就会给计算机造成很大的困扰,原因是其依赖一个由精确的计时服务器组成的网络来安排事件,并记录准确的活动顺序,比如向数据库添加数据等。
谷歌等科技巨头表示,这种临时调整带来的问题比带来的好处更多,比如网络中断等。这些科技巨头认为,由于地球的自转速度实际上在历史上并没有太大变化,因此处理闰秒的问题最终是徒劳的。
Facebook母公司Meta的研究科学家艾哈迈德·拜亚戈维(Ahmad Byagowi)在电子邮件中表示:“我们预测,如果我们只坚持使用‘国际原子时’,而不进行闰秒观测,那么我们应该至少可以坚持2000年。就此而言,我们可能需要考虑进行修正。”
这些科技巨头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和法国国际计量局(BIPM)一致认为,是时候该要抛弃闰秒了。
政府机构对此行动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负责全球时钟系统的归根到底是政府和科学家,而不是科技公司。
闰秒的变化在2012年引发了Reddit的大规模停机,Mozilla、LinkedIn、Yelp和机票预订服务Amadeus也都遇到过相关问题。2017年,Cloudflare因闰秒变化而遭遇的故障导致这家网络基础设施公司客户的一小部分服务器离线。Cloudflare的软件比较了两个时钟,计算出时间已经倒退,但无法对这一结果作出正确处理。
闰秒带来大规模问题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所谓的“千年虫”,当时人类创建的数据库只记录了1999年的最后两位数,并在1999年变成2000年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等到2038年,当一些计算机用来计算1970年1月1日开始的秒数的32位数字不再足够大时,一个相关的问题就会出现。
今年早些时候,当网络浏览器的版本号达到100时,一些网站因编程只处理两位数的版本号而发生了堵塞。
为了缓解计算机时钟无法处理“一分钟有61秒”的问题,谷歌率先提出了“闰秒弥补”(leap smear)的想法,也就是在一天的过程中以许多微小的步骤来改变闰秒的变化。
添加闰秒会导致计算机出现问题,而当减去闰秒(迄今为止尚未发生过)时,也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
拜亚戈维和Meta工程师奥列格·奥布卢霍夫(Oleg Obleukho)周一发布博文称:“这可能会对依赖定时器或调度器的软件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唐风)
- 百亿美元预算仅分到3.25亿,马斯克的SpaceX遭遇最狠一击
- 启信宝发布《全国产业集群大全》,全景透视超20000个特色产业集群
- 人民日报对话任正非:国家越开放,会促使我们更加进步
- 五大领域,六大亮点!全国首个新域新质创新大赛落地青岛
- 2025新域新质创新大赛新闻通气会在青岛召开
- 华为ICT大赛2024-2025全球总决赛收官:AI赋能教育转型,助力ICT人才培养
- 从无线再进化到数据完整性:解码Qorvo如何定义下一代智能设备
- 发力5G-A扬帆,山东领航万兆时代:助推新型工业化崛起
- 万智互联 加速迈向智能世界——华为亮相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联想车计算上海车展亮剑:以智算AI,驱动汽车“智慧”加速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