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不留在城里,还有什么出路?这个困扰了多少大学生的“人生终极拷问”,在当下有了新答案。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1010万人,比上年增加160万人,同比增长19%。开办网店、云视频、直播直销、无接触配送等返乡创业新业态,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窗口。
收入稳定、买房结婚,毕业于郑州大学的韩志磊,用了3年时间,就在郑州过上了很多打工人“向往的生活”,而他却选择:放弃城里的一切,回老家种地。
几年前,韩志磊的老家刁家乡莲花池村,还是一个贫困村。全村4000多亩地主要种植红薯、玉米和小麦,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很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脱贫攻坚的路上,当地在尝试各种办法。
这个时候,韩志磊看到了机会,和妻子辞职返乡,承包了政府投资的“扶贫大棚”。经过打拼2年后,闯出门道的他在村里带头成立农业合作社,将“扶贫大棚”打造为种植、观光、采摘、旅游于一体的农业生态基地。仅2020年,韩志磊的庄园就接待了近5000名游客,今年前两个月,到访游客达3000人。
加入合作社的大棚数量越来越多,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以前大家只种蔬菜,加入合作社之后,人们开始种植火龙果、葡萄、吊瓜、草莓等高效益的经济作物。但这些农产品的销路成了问题。
2021年,韩志磊又开始与京东旗下社区购物平台京喜拼拼开启了合作。郑州、许昌、开封等地的用户在京喜拼拼下单,第二天合作社种植的特色农产品就能送到千家万户。一周内韩志磊就卖出上万单草莓,现在加入合作社的村民每户年收入均超过10万元。
“有了京喜拼拼,我们的蔬菜水果能卖到河南各地,以后甚至还能卖到省外,再也不用愁销路了。”韩志磊说。像他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接棒乡村振兴的重任,成为助农增收的致富“领头雁”。
- 2025电商新生态研讨会:专家热议千亿扶持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 即时零售风云再起:淘宝闪购日订单超8000万,日活用户超2亿
- 菜鸟许诺常州队赢球便送无人车,阿里系组队玩转“苏超”体育营销
- 多元阿里赞助 “散装” 苏超:三大业务分别冠名三支队伍
- 淘宝闪购冠名“苏超”常州队,淘宝下场“玩梗”将话题度拉满
- 包邮点燃西部“吃谷”热 拼多多“千亿扶持”助力谷子品牌跑出70%年增长
- 饿了么与飞猪加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阿里大力发展大消费平台
- 拼多多持续推进千亿扶持,助力稳岗促就业
- 从“百亿减免”到“千亿扶持”,拼多多单季净利腰斩,真金白银扶持产业生态
- 海内外农创客洱海对话 拼多多携手FAO、浙大开启2025数字农业创新训练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