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20年内有望实现通用量子计算

11月10日消息(颜翊)量子科技作为一个国家战略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10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在中央政治局主持了关于量子科技的学习并指出,要统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工程技术研发,要培育量子通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量子科技国际竞争制高点,来构筑发展的新优势。

在量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从长期来看,其产业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包括网络信息安全、量子通信干线、量子城域网、金融、国防等方面。

在这些应用场景中,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目前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多次取得突破性进展。2016年8月,中国发射了自主研制的世界上首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此后,中国科研人员利用量子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等成果。2017年,全球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项目通过总技术验收。

今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建伟院士团队等研究人员实现了500公里级真实环境光纤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和相位匹配量子密钥分发,传输距离达到509公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9月,郭光灿院士团队与奧地利同行合作,首次实现了高保真度的32维量子纠缠态,显著提高了量子通信的信道容量。

而在量子计算赛道,谷歌、微软、英特尔等西方科技企业拥有先发优势,通过不同技术路径不断实现对更多量子比特的操纵。谷歌在2019年底宣布实现量子优越性,其基于一个包含54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开发了量子计算系统,该系统在200秒内完成的计算任务,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需要1万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不过,中国研究人员也在量子计算方面奋起直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近年来都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科技企业也相继出台了量子计算研究计划。今年9月,百度、本源量子等企业先后发布了自己的最新量子计算云平台,使普通用户也能通过云技术使用量子计算。

近日,在2020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开幕式暨第十二届天翼智能生态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介绍了其有关量子计算方面的一些部署:首先第一步是造出一台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速度更快的计算机,第二步是制造几百个量子比特的专用量子模拟机,最后再通过20年左右的努力实现通用量子计算。

他认为,量子计算目前的发展比想象中更快。近期,我国在光子体系和超导体系也有望超越谷歌的量子优越性。从长远看,中国要通过20年、30年的努力先推广量子保密技术,随着量子技术的发展,能够在云上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最终就可实现天地一体的量子互联网。此外,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我国还需具备基本功能通用的量子计算机。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0-11-11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20年内有望实现通用量子计算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20年内有望实现通用量子计算,C114讯 11月10日消息(颜翊)量子科技作为一个国家战略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10月中旬,习近平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