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用户你有必要知道,5G到底哪家强

3月23日消息(特约作者 王常有)在新基站战略的强力推动下,经过运营商的持续深耕细作,5G已经越来越深入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现在订购5G套餐、选购5G终端的用户越来越多,至于大家该选哪家运营商,这里给大家做个简要分析。

一、5G用户规模中国移动一家独大

根据三大运营商公布的相关数据得知,截至2020年12月底,中国移动的5G套餐用户已经超过1.6亿户,在三大运营商中是规模最多。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移动拥有规模最大的移动电话用户数量有关。

实际上,中国移动除了拥有数量做多的5G套餐用户之外,其真正的5G用户数量也是最多的。这一点可以从下面两组数据进行推算。中国信通院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 年底我国在网5G终端1.63亿部,同期中国移动有1.1亿部。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网的5G终端规模大约在5300万部左右。相对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1.5亿左右的5G套餐用户来说,两者真正的5G用户规模与中国移动的真正5G用户规模之间的差距就更大了。

二、5G套餐用户渗透率中国电信最高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电信在2020年实现了全行业唯一的移动电话用户净增长,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电信的5G套餐用户也维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数据显示,截至去年21月底,中国电信的5G套餐渗透率已经高达23.33%。

中国电信的5G套餐用户渗透率已经远高于中国移动,而且也高于中国联通。中国联通千呼万唤之后终于在2021年3月初公布了其5G套餐用户规模为7083万户,其套餐用户渗透率大约为23%。

另外,从5G套餐用户占有率维度看,中国电信约为25.77%,中国联通约为22.29%,两者的份额都已经超过其移动电话用户份额,相对来说,中国移动的5G套餐用户份额则低于其移动电话用户市场份额。

虽然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5G套餐用户渗透率较高,但是受限于其在网5G终端较少,因此其真正的5G用户也是数量较少,这样就导致大量4G终端用户使用5G流量套餐,这样将不可避免地给两者有的4G网络造成较大的承载压力。

三、5G基站数量中国移动规模第一

在5G网络建设方面,资金实力较差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实行了共建共享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为两者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对于实力较强的中国移动来说,坚持网络质量是通信企业生命线理念,持续强化5G网络领先能力。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移动已在全国开通5G基站超39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和部分重点县城,构建了一张覆盖全国、品质优良的5G精品网络。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公布的数据显示,两家的5G基站总量也已经超过38万个。

在5G资本开支方面,中国联通公布2020年最终的开支总额大约为340亿元左右,略低于2020年初的开支计划。中国电信公布的2020年财报显示,其5G资本开支规模最终为392亿元,远低于其年初计划的450亿元。

从2020年报公布的数据显示,共建共享策略确实为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节约了大量资金。按照中国电信公布的数据,共建共享共为双方节约600亿人民币资本支出,全年节约大量电费、铁塔租金、运维等费用。

按照中国联通的说法,共建共享首次让其实现覆盖规模与主导运营商基本相当,而且累计为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双方公司节省网络建设成本超过760亿元,网络运营成本大幅降低,并大大缩短了网络建设周期。

四、2021年5G网络建设计划已经雏形

对于2021年的建设计划,中国电信表示,2021年计划5G相关资本开支人民币397亿元,计划在2021年底累计开通70万座5G基站,全年新建32万座5G基站,目标5G网络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县城和部分乡镇。

中国联通预期2021年资本开支为700亿,其中5G开支约350亿,实现可用70万站可用5G基站目标,新增5G基站32万站。从上面的数据信息可以得出,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会把共建共享坚持下去。

虽然中国移动尚未公布其2020年财报,也没有公布其2021年的5G建设计划,但是从其2021年工作会报道信息显示,中国移动将持续加大5G网络建设领域的投资,而且会保持在5G网络能力方面的主导运营商地位。

对于运营商来说,2021年的5G用户争夺战已经全面开始,各种营销操作已经在路上;对于广大用户来说,到底选择哪家运营商入网,这个问题需要用户自己来判断,而且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最好能薅到运营商的羊毛,至少也不能被运营商薅了羊毛。(王常有为C114特约作者)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