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教授马凯学:低成本是6G毫米波太赫兹成功的关键

3月22日消息(岳明) 随着5G网络建设加快推进,相关应用开始遍地开花,深入到千行百业。按照移动通信产业“使用一代,建设一代,研发一代”的发展节奏,全球业界已开启对下一代移动通信(6G)的探索研究。

日前,未来移动通信论坛主办“全球6G技术大会”,旨在搭建全球科技合作平台与协同创新桥梁,形成推进6G研发的相关建议,致力推动培育全球一致的6G理念,合力营造全球6G发展良好环境,为推动形成全球统一的6G标准和信息通信产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天津大学教授马凯学在出席“全球6G技术大会”之“6G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论坛时表示,从需求角度来看,参照4G时代对5G的需求,5G时代对6G的需求将全面提升,无论从速度、流量密度、连接力度等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技术挑战可谓极具前瞻性和牵引性。

与此同时,6G时代将要实现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的迈进,其覆盖将从地面覆盖到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从时间、频率、空间、资源的利用和复用,实现全方位无线通信性能的提升。

马凯学指出,毫米波和太赫兹的优势是丰富的频谱资源和终端,但容易受到人体遮挡等大幅衰减影响,大带宽和高速率情况下,对于系统性能、灵敏度等都提出极大挑战。

在马凯学看来,毫米波尤其太赫兹除了存在固有的技术挑战外,更重要的是贴合应用场景的需求,实现更好的性价比和场景匹配,低成本技术是6G毫米波太赫兹成功的关键技术。

从技术角度来看,马凯学总结了六大难题:第一,宽带收发终端技术难度大:EIRP要求高、线性度要求高、链路构建难度大。第二,信道特性不稳定通用模型难建立:毫米波、太赫兹范围内的波长非常短,信道环境依赖大。第三,网络架构不完备物理层面兼容差:现有网络架构不足以展现THz通信系统的预期性能,目前使用的经典层方法与太赫兹频段通信需求之间缺乏兼容性。第四,毫米波与太赫兹频段与现有频段的兼容问题:新入的频段与现有使用频段的融合问题,在整体功耗和成本的约束下如何切换与互相兼容性,如何智能化切换。第五,现有的蜂窝基站的数量与新增频段的覆盖问题:新Sub-6GHz一下的覆盖范围相对比较宽,毫米波太赫兹频段的空间覆盖与Sub-6GHz的覆盖何如兼容布局。第六,空天地海覆盖下的应用场景交叉融合:空天地海不同应用不同频道、不用波束、不用基带之间围绕终端用户的共存、无缝链接与切换。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2-03-22
天津大学教授马凯学:低成本是6G毫米波太赫兹成功的关键
天津大学教授马凯学:低成本是6G毫米波太赫兹成功的关键,C114讯 3月22日消息(岳明) 随着5G网络建设加快推进,相关应用开始遍地开花,深入到千行百业。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