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共议:机遇挑战并存 如何引领6G网络架构变革?

3月23日消息(乐思)如今,全球业界已开启了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6G)的研究探索。移动通信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网络架构就是这个复杂系统的基座,决定整个系统的效率和能力。

3月23日,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共同主办的全球6G技术大会进入第二天议程,在“6G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圆桌论坛”上,来自业内的专家从愿景和驱动力出发,对未来6G的网络架构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展望以及探讨。

新业务使然 迫切需要网络架构做出变革

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刘韵洁在演讲中提到,推进6G研究需要重点考虑6G网络的需求和目标,未来的新业务需要网络提供海量连接、高性能端到端传输时延、网内计算缓存及灵活接入处理能力,迫切需要网络架构做出变革。

以时下火热的“元宇宙”为例,移动式元宇宙对网络性能提出了四大需求,一是在时延方面,元元宇宙中实现XR和触感业务协同、全息感知通信等技术的目标愿景是实现1ms端到端时延。在处理算力需求方面,元宇宙相关技术实现依靠超强算力,需达到 AR/VR:3900、区块链:5500、Al:16000(单位:EFLPOS)1级别算力以处理连续长周期、突发短周期智能服务。

在泛在缓存需求方面,元宇宙中的内容预测及分发、视觉触觉回放等功能要求实现全网泛在缓存以配合业务计算处理。而在随时随地接入处理方面,元宇宙用户需要随时接入网络并确保移动性QoE,业务需要即时响应计算处理并提供QoS保障。

刘韵洁总结,全息通信、AR/VR、元宇宙等业务的发展,对网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与挑战,面向6G的未来网络将有巨大前景。确定性、可编程、云化、一体化安全也将成为未来网络的重要发展趋势,未来将从承载、管控、业务等方面,全方位提升网络能力。

同时,未来网络创新试验环境(CENI)可为未来网络、B5G/6G相关技术的创新提供基础环境,服务全息互联网、算力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空天互联网等重大需求场景。

任重道远 探索网络架构改革路径

新场景和新技术的出现,赋予了网络架构传统连接之外的计算、感知、智能、安全等多维能力的内在需求,使得未来网络架构的设计任重而道远。作为国内的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以及中国联通担负着网络架构改革的重任。

中国移动首席专家刘光毅指出,从网络演进变革的方向来看,6G发展存在三个方面的驱动力。第一是新业务、新应用和新场景带来的新需求,包括更高的用户体验、更低的业务时延、更高的数据速率以及更多的用户服务,以及空天地海一体化覆盖。第二是现网问题和面临的挑战,通过5G网络的大规模部署不难发现高能耗、高成本等问题,并且运维效率也比较低,这就使得我们必须要去思考未来的6G网络如何规避这些问题。第三是来自于新技术的驱动,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以及AI等技术的进步,可以产生更强的计算能力,更领先的功能和架构理念,更高效的软硬件解决方案,从而推动6G网络架构朝着更加高效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从专用走向通用。

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科学家唐雄燕指出,现阶段,产业对6G网络架构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大家都在畅想6G的应用场景以及网络体系。《6G网络架构愿景与关键技术展望》白皮书中提明确到了网络融合的方面的内容,就整个体系来看,智能融合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在网络体系的研究中,2021年3月中国联通正式对外发布CUBE-Net3.0网络创新体系,开启通信网络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的转型。

中国电信集团科技委员会委员孙震强表示,中国电信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6G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项目,提出了三层三扇的6G网络架构:三层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层、网络功能层和基础设施层;三扇包括数据为中心的云网融合、智能柔性和可信安全。

通过网络架构引入的新技术,不断提高网络的“智商”和“情商”。“智商”是有共识的,提高网络的智能化,AI的方法,另外要理性的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网络不光是一个冷冰冰的智力,还要表现为是柔性,也就是“情商”要高,做到人性化、云化、感性,真正的以用户的需求为核心。

产业协同 共同实现6G网络整体架构

目前,面向6G的移动通信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一些技术发展方向正逐渐形成共识,产业协同共同实现6G网络整体架构。

华为6G架构首席吴建军称,随着普惠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空口能力极大提升,移动网络也逐渐成为清晰有力的管道.但6G从愿景、用户、需求、商业各个维度,普遍的共识说6G不仅仅是无线连接,特别是支持6G自导普惠智能的愿景,网络需要变革,打破限制。

在网络层面,华为认为架构是决定性因素。回看2G到5G,架构的本质变化不大,因为功能的特性还是那些,在6G时代要做到普惠的能力和服务,回看2G到5G,普惠的服务,架构的原生设计,业务做到原生设计才能真正做到普惠。面对6G网络架构,产业有很多的需求、想法、理念,其实整体总结出来只有两方面:一个是对智能的支持,一个是对ToB的支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盛敏教授指出,面向6G时代,产业已经达成了共识,就是要做到天地一体化的无缝、泛在的网络的连接。整体来看,从天地一体化的无缝信息化覆盖,我们希望向立体容量覆盖,向全域服务覆盖,从协议体系上最终也是要突破自主可控的标准。

中兴通讯6G接入网络架构负责任技术研究首席专家谢峰表示,中兴通讯作为5G领先厂商,对6G技术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部分前景看好的技术进行原型机研制。

在网络架构方面,中兴通讯提出了基于服务化的MetaCell架构,能够灵活地聚合各种层次的资源,例如载波、频率资源、各种基站资源,甚至信道资源,以最大化提升效率。在多址方面,提出增强型共享接入技术eMUSA,可大幅提升连接数量,提高系统容量,并降低延时。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2-03-23
行业共议:机遇挑战并存 如何引领6G网络架构变革?
行业共议:机遇挑战并存 如何引领6G网络架构变革?,C114讯 3月23日消息(乐思)如今,全球业界已开启了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6G)的研究探索。移动通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