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消息(九九)在今天举行的中国移动第四届科技周“数字李生网络(DTN)”分论坛上,中国移动研究院基础网络技术研究所陆璐表示,数字孪生网络(DTN)通过网络本体与虚拟孪生体间的实时交互映射,助力实现网络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创新优化策略的低风险、高效率部署。
陆璐介绍,中国移动提出数字孪生网络“三层三域双闭环”系统架构,三层即物理网络层、孪生网络层和网络应用层;三域即孪生网络层数据域、模型域和管理域;双闭环中的内闭环完成配置变更前的仿真验证和迭代优化,外闭环完成对网络应用的控制、反馈和优化。依托DTN“三层三域双闭环”架构,面向多域多场景应用,中国移动设计了通用的数字孪生网络基础框架,并在其基础上构建了小型算网数字孪生系统,初步验证了DTN的4大核心能力。
一是统一数据服务,数据是数字孪生网络的基石,框架通过标准、开放接口和协议支持异厂家设备数据高效采集和处理;支持“多种协议、粗细结合”的数据按需采集,“多元异构分布式并行”的数据高效存储,为DTN虚实映射和模型构建提供统一数据服务。
二是映射模型构建,模型是数字孪生网络的关键和难点,框架基于本体理论构建单体模型,将物理实体转化成数字体;利用AI/数据分析方法构建网络功能模型,形成统一可扩展的模型库,通过模型实例和模型编排,最大化数字孪生服务业务应用的敏捷性和可编程性。
三是虚实交互映射,动态虚实交互是数字孪生网络的核心特征,框架通过标准的南向接口实现数据采集和控制下发,实现虚拟网络与物理实体的高保真、动态交互映射。
四是内外闭环控制,内外双闭环控制是实现数字孪生低成本试错和智能化决策的关键,框架孪生网络层利用模型库进行推理分析,根据场景生成优化策略,闭环验证后下发配置大大减少了对于物理网络的试错风险。
会上,中国移动启动开源项目O-DTN(Open-DTN),共建开源社区:构建网络数据集,共建技术方案,打造开放的DTN合作生态。具体包括,设计一套动态可扩展的数字孪生网络框架,支撑跨网络域、跨场景的数字孪生网络应用,攻关需求驱动的数据服务技术、轻量化智能化的网络建模技术和大规模网络仿真闭环验证,在5G网络质量保障、数据中心智能运维、算网一体编排调度、6G创新技术验证四类网络域应用。目前,该计划已经吸纳华为、中兴、亚信等企业,欢迎更多伙伴加入。
- 2025年,人工智能如何革新家庭设计?
- 掌握超高密度布线:挑战、风险和解决方案
- 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未来的工作?
- 千家早报|小米首个推理大模型开源;到2030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预计将达到5372.7亿美元——2025年05月06日
- 【上周小结】APP停止放号背后:中国广电如何破局5G用户增长困局?
- 咖香汇客 铁塔有约 | 上海铁塔助力2025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乐享“无界”
- WinWin高端访谈:菲律宾Smart以5G Max推动体验进化,重新定义5G价值边界
- 到2029年,交通管理市场预计将达到757.4亿美元
- 为什么核能可能是满足人工智能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的关键
- 到2030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预计将达到5372.7亿美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