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铁塔打造新型无线城市基石:两年完成上万建站需求节约投资24亿元

1月13日专稿(张伟 蒋均牧)新型无线城市建设已成为当下全社会全行业关注的新课题,而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则是承载城镇化、信息惠民、产业转型等新型无线城市价值与目标的不可或缺的基础。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下称“上海铁塔”)在过去的两年中,牢记使命职责,通过探索与创新,取得了众多实践成果,在无线城市发展领域与三家运营商一起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以“多元、聚合、创新”为主题,“建设新型无线城市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新型无线城市发展高峰论坛”,1月11日下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汇聚上海市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代表及国内外产业链专业人士500余人,共同探索构建开放众筹、融合发展的新型无线城市架构。上海铁塔携具有良好示范意义的绿色标志塔实践案例参展,在建设模式、能源利用等方面为新型无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新思路。

“铁塔公司提供了新型无线城市最底层的基础实体,通过传统基站铁塔模式上的创新、通过共建共享基础上绿色目标的实现,我们致力于将我们的使命与城市的发展融为一体,让城市越来越美丽、越来越人性化,让大家在充分享受到信号覆盖带来的无线便利生活同时,也让社会产业链共享融合生态带来的红利。”上海铁塔副总经理赵行明向C114表示。


上海铁塔副总经理赵行明向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介绍绿色标志塔

助力新型无线城市建设

从2000年首个无线城市应用出现至今,历经近二十年政府、运营商、ICT厂商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无线城市已从纸上的概念设想,逐渐发展为席卷全球的庞大产业生态。而到今天,全球城市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等均发生着剧烈变化,对城市生活和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诉求,“以人为本、生态共享”的新型无线城市应时而起。

同时,我国正大力推进网络强国战略,推动4G建设、“互联网+”和两化融合,新型无线城市成为深化这些战略的重要载体,国家各部门陆续发布相关配套利好政策引领。

在新型无线城市建设中,基站等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无疑是重要的基石,特别是在数字化大潮下业已成为联接生活与社会的桥梁,以及其他行业转型升级的实际引擎。在赵行明看来,铁塔公司是新型无线城市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在新型无线城市中扮演着“地基”、“承重墙”的角色;未来的铁塔建设,也将会从具象的感知向融合发展转变,以市场为主导,聚合产能,合作共享。

会上,市经信委、上海铁塔、三家本地运营商分别与杨浦区政府、虹口区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杨浦区将致力于建设新型无线城区服务创新创业,虹口区则着力聚焦建设新型无线城区深化公共服务,部分建设项目已经在杨浦和虹口先行试点布局。


杨浦区人民政府、虹口区人民政府与项目主体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上海铁塔将充分发挥资源、技术等优势,与两区政府共同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用和优化,提升两区公共无线通信覆盖品质,优化区域投资环境,为区域内政府、院校、企业和居民提供便捷、高效、廉价和安全的无线通信服务。“十三五”期间,上海铁塔将在杨浦区投资2.9亿元,新建基站353个,新建室内覆盖面积935万平米;在虹口区投资2.57亿元,新建基站183个,新建室内覆盖面积1035万平米。

两年完成上万建站需求节约投资24亿元

自2014年底成立以来,上海铁塔在盘活铁塔资源、促进共建共享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上海的新型无线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赵行明介绍,两年来,上海铁塔累计在上海完成投资22.58亿元(其中2016年完成投资11.52亿元),累计完成1万个左右的需求(其中未含运营商同址加站接近3000个需求)。他算了这样一笔经济账——通过共建共享,相比原先三家运营商独建的模式减少了将近8000座站点的建设量,相当于节约行业投资24亿元、节约国家土地约600亩,有效帮助运营商减少了基础设施建设侧的资本开支与相应折旧,为通信行业的降本增效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从社会效益来看,铁塔公司的努力,也推动城市更为有序、规范地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营造出一个“和谐发展、共同繁荣”的良好外部环境。

“2016年,上海铁塔以模块化、标准化为抓手,持续推进项目建设进度、质量、成本与安全的管控,实现了由‘会战式’建设向‘常态化’建设的转变,塔类建设与交付速度明显快于去年,建设能力得到了运营商的充分认可。”他告诉C114。


上海铁塔副总经理赵行明接受C114记者采访

在重点工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上海铁塔亦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体现了其作为央企的担当。比如完成迪士尼二期6个宏站、3个杆站、19个街道站、1个室分的建设及保障任务;虹桥商务区2座地标塔、10座特型景观塔任务;完成虹梅南路、长江西路的三家运营商共享隧道项目,投资约500万元;虹桥机场T1航站楼三家运营商共享室分项目,总投资约446万元。

展望未来,赵行明表示上海铁塔将秉承“奉献、服务全社会”的宗旨,在服务好三家运营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业务空间,在充电桩、物联网、节能减排新技术、站点用途多元化等领域发挥自身作用,创造更多社会价值与改革红利,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走出基站融入区域生态新路

和谐、绿色、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上海铁塔勇于创新、主动求变,摸索出了一条基站融入区域生态的新路,业已积累了不少实践案例。

“我们在基站落地越来越难的情况下,进行了多个场景下的环境融合基站的探索建设。有闵行分公司结合整体开发风格创意设计的虹桥商务区门户基站和飘带塔的建设,有浦东分公司精致构思利旧世博吊车的改造项目,有松江分公司基站与气象监测设备跨界共享的项目,也有嘉定分公司在创意园区内建设的占地面积很小的‘风情小站’尝试等等。同时,上海公司的美化机房方案也获得了总部一等奖。这些有益的尝试,为后续多样化城市融合建站做了技术储备。”赵行明一一细数道。


基站与气象监测设备跨界共享

上海铁塔承建的虹桥商务区标志塔将“无形”基站融入“有型”地标,与商务区的规划、发展达到和谐与统一。标志塔宽5米、高35米,为四管塔,外形呈立柱式样,交错线条设计形似二进制代码,赋予了时代发展的信息魅力。立柱外,17-32米为虹桥商务区LOGO标识,略高于周边高架路,地标特征一览无遗;立柱内,顶部32-35米预留天线安装平台,足以满足目前最大的专网天线需求;底部为通信机房,通过升高塔柱、增加联系梁,做到了机房结构与铁塔基础的巧妙结合,实现“二合一”的新突破。


“无形”基站融入“有型”地标的绿色标志塔

在标志塔顶部空余空间,上海铁塔以顶棚的形式架设光伏发电设施,使得标志塔内一侧呈现和谐的遮阳顶棚状,同时具备一个小型清洁电力发电站的功能。安装的AHI水系电池系统采用“备用+储能+‘无限’循环”的应用模式,在保证基站电源备用时间的前提下,每天利用其余的电池容量进行削峰填谷充放电,实现绿色目标。

利用既有构筑物将是5G时代高密度建站的必要手段,上海铁塔的吊车改造为后续利旧作出了示范——上海世博公园内矗立着两座历史保护建筑物吊车,后世博开发过程中,园区开发办非常注重环境友好,上海铁塔创新将基站机房设置在吊车操作室内,在操作室顶部设置与吊车外立面保持一致的美化围栏,将抱杆隐蔽其内。改建后的塔吊基站保留了场景原有的文化气息,同时建设成本远低于传统落地塔,建设周期仅为7天。


公园塔吊也能成基站

此外,上海铁塔亦在施工工艺上有所创新。核心城市通信网络建设中,由于站址的特殊性,钢筋混凝土现浇基础往往受限于施工场地、施工周期、地下管线等因素而无法正常建设。上海铁塔将钢管桩引入通信铁塔建设中,带来施工周期短(从进场至完工2小时内完成)、开挖面积小(开挖占路仅4平米)、可重复利用、质量可控等优势,有效解决了这一建设难题,并为未来5G城市复杂场景下的小微站点建设提供了施工技术储备。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1-13
上海铁塔打造新型无线城市基石:两年完成上万建站需求节约投资24亿元
上海铁塔打造新型无线城市基石:两年完成上万建站需求节约投资24亿元,C114讯 1月13日专稿(张伟 蒋均牧)新型无线城市建设已成为当下全社会全行业关注的新课题,而信息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