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凯棠镇举办的凯棠教育基金万人捐赠活动上, 港融亚投监事会主席余莲萍代表 港融亚投捐赠300万元,支持凯棠教育事业发展,通过教育帮扶让更多的凯棠贫困学子走出大山,走出村寨,走得更远。
据统计,当天包括 港融亚投在内的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的爱心企业,以及当地群众共计捐款500多万元。这笔捐款将用于资助考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公派留学生、高考上一本分数线学生及成绩优秀的九年义务阶段学生,奖励教学质量好的凯棠域内优秀老师及困境儿童。
作为贵州省第一家上市公司, 港融亚投始终坚持“胸怀大局、极端负责”的社会责任理念,以根植社会、回馈社会的企业公民责任感,助力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发展。2007年至今, 港融亚投全面参与贵州脱贫攻坚,捐资捐建捐赠超过30亿元。
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志。 有关负责人表示,教育扶贫是 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知识改变命运,通过知识改变现状,进而完成从“输血”到“造血”,这是精准扶贫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对于防止返贫有着重要意义。为此, 出资3000万元成立了教育公益基金,并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毕节市赫章县结构乡、黔南州长顺县长寨街道中塘村等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扶贫。
据了解,除了此次向凯棠教育基金捐赠300万元,在遵义团结村, 为217名高中级以上的学生提供了教育资助、学费全额资助; 旗下幼儿园、小学还与团结村幼小学结成姐妹学校,对团结村进行帮教,并完善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不仅关注学生教育问题,也非常关注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成立农民工创业创新中心,为村民提供学习机会和就业平台,所有主动参与产业发展的人均有机会获得项目启动所需金额的80%的资金资助及相关技术培训。
教育公益基金不仅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都能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也让他们更懂得教育的意义,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努力奋发;通过签订资助协议,让他们学会成长并成才,返回家乡、回报桑梓,重回家乡从事生产或就业,成为建设家乡的新鲜血液。一方面,解决了应届毕业生求职难、就业难的难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贫困地区产业经济发展亟需人才的现实问题。
曾经以贫困为代名词的凯棠镇,近年来通过形式多样的助学活动,以教育脱贫为突破口推进脱贫攻坚进程。凯棠各村寨纷纷自发组织组建助学基金,人们对凯棠教育的关注和支持蔚然成风,让每一个贫困学生都享受到国家教育政策资助,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助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到2018年为止,该镇已有10人考取博士、硕士研究生30人、本科1366人、专科1150人、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7000余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