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节节败退:入华24年估值仅60亿,最终卖身苏宁

谁也没有想到频频被传要“卖身”的家乐福,最后选择的接盘者却是苏宁。

6月23日,苏宁发布公告声称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将要以48亿元的价格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也就是说,在本次的交易完成之后家乐福中国自身持股量只占据20%的比例,而按照这样的价格来看家乐福在国内的估值却只有区区的60亿。

对于苏宁来说,收购家乐福无疑是在为自己的零售蓝图添砖加瓦。苏宁高管也表示“家乐富的快消和鲜食供应链加苏宁的互联网零售,对双方都是一个新的跨越。”的确,家乐福在外资卖场当中被本土化的程度非常高,同时家乐福本身的运营经验和供应链能力都能够帮助苏宁更好的完成智慧零售大开发的战略,两者之间优势互补,无疑是一笔极为划算的买卖。

但是作为一个进军国内已经24年的外资大卖场,为何会落得卖身的地步,而且身价还缩水的如此厉害?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家乐福第一次传出要被售卖的消息了,2013年由媒体报道家乐福打算出售国内和台湾的业务;2017法国媒体表示家乐福已经聘请了投行准备出售包括中国在内的三个国家的业务;2018年家乐福和永辉、腾讯曾达成了战略合作的关系,有业内人士就表示永辉对于家乐福的出售动态极为关注,有意做出收购家乐福的打算,不过猜测最终在苏宁的声明中告一段落。

作为大卖场模式的首创者,家乐福中国母公司家乐福同时也是欧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就开设了超过60家分店,迅速跻身于国内头部连锁超市的行列,一度风光无限。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商对于传统超市的冲击越来越大,同时面对着国内其他的竞争对手,家乐福也开始走向了衰退之路。自2012年之后,家乐福在国内的业绩增长逐渐处于停滞的状态,开店速度和频率远远不如从前,这点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数据中其实也有所表明。根据数据显示,家乐福中国在2018年的销售额同比下滑超过4.7%,同时门店数量在2018年也同比减少了19家。

除了整个大环境对家乐福中国的造成的打击之外,其自身原因在逐渐落后于其他大卖场当中也“功不可没”。作为外资企业,家乐福的总部远在千里之外,在这样的地域限制范围中流程的实行也不自觉的将时间给拉长了,可能等到它传达到某一项决策的时候,瞬息万变的国内市场早已没有了它的位置,这点家乐福其实也曾经把原因归咎于电商,因为电商消费能力的提高才使得消费者减少了出门的机会,而对于线下大卖场来说自然也就不景气。

除此之外,家乐福地方性超市曾多次涉嫌备查,2012年武汉家乐福超6家门店都涉嫌价格欺诈;同年的315晚会也曝光了家乐福将过期的食品再利用,甚至更改出售时间……虽然事后家乐福表示将会“高度重视食品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培训维护消费者利益”,但这种事后补救的方式似乎有点为时过晚的意思,进一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信任。

当然,家乐福在国内的“卖身”却也有点割肉求生的意思。有数据表明家乐福中国掉队,而家乐福本身的日子也并不好过,2018年家乐福集团净利润呈现负增长趋势,同比下降超过172%,而最近的十几年中家乐福一直处于这样“利润微薄”的尴尬境况。

为了保住自己在欧洲市场的地位,自2000年以来家乐福其实已经先后退出了智利、日本、墨西哥、葡萄牙等地,随着经济效益和开店规模的日益减少,家乐福卖掉手中的股份只是迟早的事情罢了。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6-25
家乐福节节败退:入华24年估值仅60亿,最终卖身苏宁
谁也没有想到频频被传要“卖身”的家乐福,最后选择的接盘者却是苏宁。 6月23日,苏宁发布公告声称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将要以48亿...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