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邱恒:5G带来技术进化,还会让商业模式再进

“在4G时代,不管用于看视频还是用于浏览网页,1兆比特的数据传输成本和质量没有本质区别的;但5G时代的数据传输收费模式和商业模式,除了会考虑流量之外,还会加入时间延迟这个重要变量。就像快递物流行业会根据送达时间要求的不同,航空快递费与海运的成本相差巨大一样,车联网要求毫秒级别的网络延迟,而电力系统远程抄表的延迟甚至可以长达一个月。在5G时代每兆比特数据的价值和收费会有不同,华为已经在研究用切片技术解决5G差异化运营的问题。”在2017世界移动大会预沟通会上,面对记者对5G对未来商业模式进化产生何种影响的提问时,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营销运作总裁邱恒如此回应。

为什么升级5G是运营商和用户的必然之选?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缩写。之前3G、4G的普及,已经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大多数民众对于5G能给自己未来的生活带来什么,其实并不清楚。在二月初,我撰写的MWC 2017前瞻稿件发表后,有些读者纷纷留言,“4G已经足够快了,为什么要升级5G?”、“在5G时代,速度肯定会提上去,那么普通用户还能用得起吗?“、“是不是有了5G,自动驾驶汽车谁都能卖得起了?”……

事实上,不管运营商和用户是否做好了思想和心理准备,随着5G标准制定逐渐冻结、落定,再加上日本要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时启动5G网络,现在基于华为和诺基亚等厂商5G外场试验正在世界各地进行,5G网络在两三年后走入我们的生活基本已成定局。

华为常务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在华为MWC 2017与沟通会做讲演时引用了一组预测数据让我们看到了移动网络的升级压力:“到2025年,全球的联接数将达到1000亿,个人日均数据流量将达到4G,比现在人均40~50M日均流量会有100倍的增长。30%的家庭将使用千兆宽带,智能终端的数量将达到400亿,85%的企业应用上云,100%的企业会联接云服务,全球12%的家庭将使用智能机器人,工业智能的普及率将超过20%。全联接进程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带来无限商机,行业的纵深超出想象。”

升级到5G,理由简而言之,就是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原来的有线宽带网络、3G、4G无线网络,在传输能力、覆盖能力和延迟上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了,建设5G网络,就是建设一个“没有光纤的超高速通信网络”,由于华为在5G方案中采用了毫米波技术,使得5G基站的覆盖半径达到了1.5公里,这可以应对万物互联而带来的设备数量暴增带来的覆盖率挑战。

邱恒认为,因为现在大家还没真实地体验过5G,所以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想法。邱恒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他小时候看到黑白电视机时,他就想这个黑白电视已经够好了,要彩色电视机干什么,彩电更容易让视力受损。但真正看到了彩色电视机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看过黑白电视。这件事说明了一个道理,面对新技术和新产品时,你没有真正用过,或许永远都想到用它能干什么,但当你用之后,就再也回不去了。消费者面对5G网络,也是如此。

其实5G网络还有一个巨大的改变,那就是根据典型应用场景,细分为eMBB、mMTC 以及URLLC。eMBB主要对应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需求,mMTC主要针对大规模物联网业务,而URLLC则适合用在诸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上,这就为运营商未来精细化运营提供了可能,也给创业者们提供了借力的风口。

5G时代每兆比特价值都不同,会促使商业模式再进化

现代运输业不断成熟的一个标志,就是客运和货运的分离,根据需求和场景不同,人们现在可以找到很适合的运输方式。现在人们想把一件商品进行跨区域运送,可以根据对时间和物品重量的综合考虑,选择高速公路货运、高铁货运、航空运输或者航运,精细化分工一方面提升了运输的效率,同时也让一大批拥有差异化服务能力的公司脱颖而出。

但以往在无线移动通信领域,对于不同传输速率和传输延迟要求的应用,现在普遍的情况还是跑在同样的信息公路上,而在5G时代,会根据应用对流量和延迟的要求,来划分出不同的通信通道来。邱恒认为5G时代的来临,将给运营商差异化运营带来实质上的帮助,从而帮助他们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再造。

邱恒用通信和快递的类比,向我们介绍了5G时代差异化运营的必要性:“在4G时代,基本上1兆比特就是1兆比特,不管用于视频还是用于上网,这1兆比特在质量上没有本质区别。但5G的时代,这个有可能会发生变化。就比如说作为车联网使用的时候,所用的1兆比特,实际上对它时间延迟要求非常的敏感;但对于智能电表的抄表应用,一个月传输一次就够了,时延在一个月之内,电力公司都觉得无所谓。为了让商品能够那么快速送达,运输公司和用户付出的成本是不一样的,所以快递费有差别大家都会觉得天经地义。在5G时代数据传输的计费模式和运营商的商业模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不同用户对时间延迟,也许有一百万倍的差别,所以未来每1兆比特,是不是还会是同样的价格?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需要全行业来共同探索。现在华为在5G技术研发中,就在研究切片技术,类似于在无线网络里做虚拟VPN,把对事件延迟要求特别苛刻的要求,切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片;对于延时要求低的业务,切一个低的片,根据切片的不同,未来每兆比特的收费标准可能会不同。”

比如VR应用,就可能随着5G到来而走向成熟。现在VR眼镜带来的体验已经有较大的改善,但用过一段时间之后,很多用户会反应VR眼镜因为显示分帧的技术原理限制,水平或者垂直分辨率会有折半的损失,这让VR眼镜中的画面显得还是过于粗糙,所以原来人们认为没有太多实际用处的4K或者8K分辨率屏幕,会随着VR应用的火爆而日渐普及,而未来基于4K、8K分辨率的实时VR体验,则需要借助5G网络的高速率和低延迟来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其实运营商一直在谈运营要差异化、服务要差异化,但如果依然延续依靠通话时长、数据流量来计费的简单商业模式,其实很难摆脱单纯的流量管道的宿命。而5G时代的到来,其实给运营商提供了充足的创新空间和广阔的服务拓展新领域,所以5G时代,也是运营商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进化的时代,墨守陈规只能被时代淘汰。

5G时代,万物互联将在众多领域实现从0到1

在我看来,5G并不只是网速从100Mbps级别提升几十倍那么简单,5G更重要的作用,是会把万物关联之光照进众多的垂直领域,为后来者和创新者提供创新的沃土和希望。

在车联网领域,5G时代同样可以让无人驾驶或者辅助驾驶站上一个新高点。我认为无人驾驶之所以在很长时间内叫好不叫座,其中有一个很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现有的无人驾驶汽车缺少系统性顶层设计,基本可以用单机版来形容,现有的无人驾驶样车需要安装很多昂贵的激光雷达和摄像头,而且还需要拥有非常强大的计算力来做实时分析和决策,这就造成了每一辆无人驾驶汽车都都是一个性能强劲但又成本高昂的吞金怪兽,难以进入到实际商用中,而当5G网络普及之后,车与车之间、车与路、车与车辆管理中心都可以进行实时互通,前车如果紧急刹车,那么在做出急刹车的同时会向周边的车辆传输警示信号,而后车在数毫秒之后接收到前车信号时就能做出及时应对的决策,用网络和系统的方式来实现无人驾驶和智能交通,虽然短期内可能还无法实现零事故,但事故率和伤亡比例我坚信一定会大幅下降。一辆联入5G网络、不会撞车的自动驾驶汽车,足以吸引一些对安全重视的用户来埋单了。

机器人是一个大热的科技话题,现在已经有一些学者在研究用低延迟网络和高精度机器手,来做异地远程操作的临床手术,这就需要网络的低延迟和高可靠性和冗余性提出了新的挑战,但这样对网络质量要求严苛的应用,也自然蕴含着超高的价值。未来像这样具体而鲜明特征的垂直行业差异化通信需求,将有可能在5G时代即使是小众需求,但也会得到尊重和充分满足。

而对于运营商而言,5G时代是一个重新改写格局和历史的时代,运营商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和运营以及服务,促使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进化,从而让运营商从赚取通信管道利润,真正变为创新平台和价值生态的连接点。

有人说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到下半场,各个新兴的细分领域基本都有BAT等巨头的身影,创业型小公司已经很难有出头之日。但我坚信,5G时代的来临,会让市场重新进入到一个洗牌期,而那些坚持创新、敢于创新的公司无论大小、无论背景,都有机会在5G时代崛起。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这句诗用在万物互联和5G上格外贴切,万物互联对于创新者来说就是一片全新的沃土,而5G则给万物互联带来了光和热。在MWC 2017展会上,我们可以看到更多关于5G的方案和应用,这让我们有机会窥视到未来生活的一个个鲜活片段。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2-27
华为邱恒:5G带来技术进化,还会让商业模式再进
5G时代的数据传输收费模式和商业模式,除了会考虑流量之外,还会加入时间延迟这个重要变量。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