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入华3年表现平平:听听用户和专栏作者怎么说

每日热读 2017-06-26 14:22:00

6月23日,LinkedIn全球CEO杰夫·维纳(Jeff Weiner)称,沈博阳将在6月30日起不再担任LinkedIn中国总裁职务,沈博阳也随即在微博上确认离职消息。

笔者发现,沈博阳在离职信中表示,Linkedin用户数增长了7倍,全球5亿用户中,有超过3200万来自中国。新用户增速现居全球第一,收入增长了8倍,领英中国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中国职场人的首选,领英已经成为大家所公认的中国和世界相连最好的桥梁,领英中国模式已经成为跨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成功发展的模板。

沈博阳还在信中表示:”我们可以很骄傲的说,我们做到了不辱使命。”

然而与沈博阳辞职信所描绘的“荣景”不同,《财经》杂志日前报道称,去年下半年,LinkedIn总部曾派出调查团到中国,对领英在中国的发展很不满意,不准备与沈博阳续约的消息,此外LinkedIn总部与中国合资公司也处在纠纷之中。

事实上,领英中国并非LinkedIn全资子公司。2014年,LinkedIn与宽带资本和红杉中国一起成立合资公司——北京领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

笔者发现,领英主打职业发展和圈子的弱社交网络,并非大众社交市场,在中国的用户分层差异不小,不同类型用户对领英的接受程度、使用习惯和圈子观感也不一样,高端、外资、猎头的个人用户相对很活跃,企业用户和本土风格的个人用户就差很多。

不少网友也对LinkedIn在华现状不太看好,多认为LinkedIn不太符合中国用户使用习惯,求职做成社交平台,不少中国人接受不了,文化差异太大。

此外,LinkedIn和赤兔经常推送各种动态和推广邮件被视为扰民之举,好友邀请机制也遭到用户吐槽。

微博网友@查小脸 表示,前几天接受了一个LinkedIn好友的领英好友申请,结果莫名其妙给我的很多通讯录好友发了短信邀请,今天凌晨又有很多好友陆续收到了邮件邀请。能不能给我一个解释,为什么擅自读取了我的通讯录以及邮箱联系人信息。你们这样的行为给我的朋友造成了困扰,也侵犯了我的隐私,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用户认为,中国用LinkedIn的人不多,但身边一大群瑞典同事很喜欢用,几乎天天都上,互动聊天。而我们几个中国人,几乎只是为了配合他们,注册了一下,随便填填信息。不少中国人不太喜欢什么都写到那上面,有什么职务变动,大学同学、过去的同事、现在的同事、业务伙伴……公开似乎没必要,个别情况下还会招人厌烦。

@Sunny不在:赤兔很尴尬,又没有领英那么高大上,又没有脉脉接地气。这话是说的没错!目前互联网产品很多都是在不断的试错阶段,产品本身还是不错,也许是不够符合目前国内发的互联网环境。但是跨国公司的内幕一定很多!

@Robbie_A_Mania:赤兔真的很努力做了,但是这东西职场社交在中国目前没戏. 还好当时团队的人下一步都去了好公司,好经历吧。

@我就不告诉你我是谁的小号:这种对个人信息高度透明化不利于做网络类社交产

今年1月,LinkedIn中国邀请笔者成为“领英自媒体”首批专栏作家,邀请函中写道: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作为“领英自媒体”专栏作家,在LinkedIn平台上发布文章,向中国2500万高质量职场用户分享您的行业见解和职场经验,拓展您在中国乃至全球的个人影响力。

经过半年的使用发现,每篇被推荐文章的阅读量,评论数不高,与跟国内同类社交产品不在一个量级,可从一个侧面看出领英用户活跃度并不太高,此外UI设计和后台设计也不够本土化。

当下中国社交领域入局者众多,阵亡者也同样众多,头部产品有微信、QQ、微博等6款,腰部产品11款,而长尾市场有近500款之多。在如此惨烈竞争竞争之下,中国社交市场能否再容纳一个Linkedin和赤兔,十足考验接任沈博阳的中国区高管能力。(完)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 每日热读
    邮箱:caoceng@fromgeek.com
    分享本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