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新媒体发展报告:新浪新闻发挥云集聚和技术优势助力全民抗疫

8月13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京师中国传媒智库发布《2020上半年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微博、微信、推荐或聚合类资讯客户端、短视频平台,成为疫情期间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流量来源。其中,新浪新闻凭借云集聚优势助力权威、全面的信息高效流通,并运用智媒技术优化疫情资讯和功能服务,成为疫情期间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跨平台共振 释放云集聚抗疫效能

报告显示,疫情期间,在体现关注度的百度资讯指数表现上,新浪新闻同比、环比数据均实现了近3500%的增长,分列各新媒体平台榜首。新浪新闻的该数据表现,离不开聚合多方流量与内容生态的开放策略。

一方面,新浪新闻依托集团优势,对内可实现与微博、手机新浪网等自家产品矩阵资讯流量的双向传导。另一方面,新浪新闻对外与红星新闻、看看新闻、扬子晚报、浙江卫视等多家权威媒体进行了深度合作,推出《对焦FOCUS》、《疫中暖事》、《直击“疫”线》等多档抗击疫情的精品栏目和专题,通过图文、视频、短视频、直播等多元报道模式,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更好的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在连通媒体和机构的过程中,新浪新闻加码疫情新闻可视化、视频化的内容策略,如利用可视化疫情地图提供实时、权威的疫情数据查询,依托直播报道开启更广阔的战“疫”视角,同样有效拉动了用户关注度的提升。截至3月31日,新浪新闻疫情地图累计被查看超过27.5亿次。与此同时,直播频道推送疫情相关直播超过1000场,直播观看总人次突破4亿。

AI赋能加码 以创新疫情服务提高用户粘性

报告指出,纵观聚合类平台上半年表现,除了成为权威资讯放大器,各家新媒体平台还紧贴自身特点推出了差异化内容和服务。疫情期间,为满足用户甄别谣言、查询疫情信息、解析疫情数据等需要,新浪新闻基于AI+大数据技术优势,整合多种数据信息,打造便民服务工具,形成了“新闻+工具+服务”的综合抗疫体系。

在疫情暴发的第一时间,新浪新闻便上线了涵盖疫情地图、辟谣科普、患者求助专区、病患同程查询、小区周边疫情查询等功能服务的“抗肺炎”频道,将硬数据和权威信息进行了可视化、互动化的软呈现,一站式解决了用户获取、传播疫情信息的痛点。

无论是加强平台内外的合作互联,帮助受众更好地了解疫情发展,还是依靠技术赋能,提升“内容+产品+体验”的增值空间,新浪新闻充分发挥了智媒平台的社会价值。新浪新闻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新浪新闻将继续打磨平台实力,加强媒体融合、技术创新与全场景布局,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发挥更大的效能。

获取更多报告内容,在B站搜索“BNU新传”,即可查看报告发布完整直播回放。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