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日的阳光里,一场以“柔光”为名的疗愈行动悄然绽放。2025年4月23日,成都文理学院建筑学院联合“园艺助心”心理疗愈工作室开展「柔光计划」洋甘菊疗愈季活动。活动以“投壶问心、赠花传情、落笔寄愿”为主线,通过趣味互动与情感联结,吸引百余人参与,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为高压生活撕开一道释放情绪的缺口,让温暖与希望如洋甘菊花瓣般轻盈洒落。
投壶问心:在专注中安放焦虑
活动日,一柄竹壶、三支竹矢,将喧嚣的广场变成了沉浸式疗愈场。投壶区前,参与者屏息凝神,箭矢破空的刹那,欢呼与叹息声此起彼伏。这项源自春秋的传统游戏,意外成为放松身心的“解压阀”。“瞄准时的专注让我暂时忘记了下午中期考试的紧张”“投偏时的笑声比投中更治愈”,留言墙上的心声揭示出简单游戏的深层意义——焦虑往往源于对“完美”的执念,而接纳“不确定”本身便是疗愈的开始。
一位学生坦言:“比起讲座,这种轻松又有仪式感的活动更能让我卸下心防。”古风道具与减压心理学的融合,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疗愈生命力。
赠花予卿:一朵洋甘菊的温情叙事
“请带走一株洋甘菊,也带走一份被治愈的勇气。”领花台前,上百枝带着晨露的鲜花被递向一双双期待的手。参与者需用自己写下的祝福卡交换一枝新花,再为下一位陌生人写下寄语。
“愿你如洋甘菊,脆弱却永不低头”“你今天的蓝衬衫和这朵花一样好看”,便利贴上的文字从励志金句到生活碎片,逐渐织成一张温柔的情感网络。
筑梦心墙:便利贴上的星光与回声
“柔光心墙”前,彩色便利贴如藤蔓般攀爬生长。活动鼓励参与者写下“最想听见的一句话”,让隐秘的心声在阳光下舒展。“请允许自己休息”“你已经很棒了”“失败也可以被拥抱”……学生们,用稚嫩的笔迹、各异的语言,共同搭建起一座承载善意与共鸣的灯塔。投壶的箭矢终会落入壶底,鲜花也难免凋零,但那些写在卡片上的鼓励、凝视花朵时的微笑、触碰他人故事时的震颤,早已在心灵深处埋下光的种子。当用一支箭、一朵花、一张纸片重新连接彼此,这场以“柔光”为名的行动便实现了它的终极意义:疗愈未必是宏大的课题,它可以藏在一次专注的游戏、一株植物的馈赠,甚至陌生人笔尖的温度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