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10日早间消息,据报道,流媒体音乐服务Spotify删除了数万首由人工智能创业公司Boomy生成的歌曲,希望通过加大审查力度来回应日益严重的流量欺诈等问题。
最近几个月,AI歌曲在音乐行业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此类内容涌入各大流媒体平台。
知情人士表示,唱片巨头环球唱片已经向各大流媒体平台发出警告称,他们看到Boomy的歌曲中存在可疑的流量。
Boomy的歌曲之所以被删除,是因为存在“刷流量”嫌疑,即在某些歌曲中用机器人冒充人类听众,人为虚增受众数据。
人工智能的存在使得这种活动变得更加容易,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在短时间内生成许多歌曲,然后上传到网上播放。
Boomy两年前成立,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用户可以在其中选择各种风格和描述,比如“说唱节奏”和“雨夜”,以此创建AI歌曲。用户之后可以将歌曲发布到流媒体服务中,从而获取版税收入。Boomy表示,其用户已经生成了超过1400万首歌曲。
Spotify确认其删除了Boomy的部分功能。“刷流量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全行业问题,Spotify正在我们旗下的服务中努力消除这一问题。”
环球唱片首席数字官迈克尔·纳什(Michael Nash)说:“看到合作伙伴在其平台上的监控和活动保持警惕时,我们总是感到欢欣鼓舞。”
Spotify此番清洗正值音乐行业负面评论四起之际,著名音乐经纪人卢西恩·格兰奇(Lucian Grainge)过去几个月一直在公开批评Spotify等平台上的歌曲激增(每天会新增10万首曲目)以及系统操纵日益严重的现象。
身为环球唱片CEO,格兰奇上周还对投资者表示,“如果不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最近的爆发式发展加以控制,就会增加各大平台上不受欢迎的内容,并在现有版权法的框架下引发权利问题。”
虽然使用人工智能创作歌曲并非新生事物,但这项技术最近几个月引发的争议却越发引人关注。流媒体热潮催生了一系列服务,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成功途径。在谷歌(107.94, -0.30, -0.28%)上搜索“购买Spotify流量”,会返回数百万个结果,比如,在Spotistar网站上就可以用6美元购买1000次Spotify播放。
上月有报道称,环球唱片致函各大流媒体服务,要求他们打压生成式人工智能。就在同一个星期,一首使用人工智能模仿德雷克(Drake)和威肯(The Weeknd)声音的歌曲在各大流媒体平台上疯传。
Spotify CEO丹尼尔·艾克(Daniel Ek)上周在电话会议上谈到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时说,“我们从未在科技行业见过类似的事情”。
Boomy上周末恢复向Spotify提交新曲目。双方正在就恢复Boomy的其他作品进行谈判。该公司表示,“Boomy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操纵和刷量。我们将与行业合作伙伴共同解决这一问题。”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国流媒体服务普遍涨价 网络视频低价时代结束
- 迪士尼据称成立特别工作组 利用AI控制电影成本
- 《万物之生》第二季·贵州篇正式开机,数字技术引领新视听体验 助力贵州文旅发展
- Ampere:2022年中国OTT订阅收入超过100亿美元
- Audio Vivid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性?
- 索尼CEO:云游戏存在延迟、服务器浪费等障碍
- 以人为刷量为由,Spotify删除数万首AI歌曲
- 2028年全球OTT电视和视频收入将达2350亿美元 美国占比41%
- Ampere:截至2022年Q4 Netflix在亚太地区拥有800 万付费用户
- 抖音宣布与腾讯视频达成合作 可对短视频二次创作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