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资本邦了解到,A股公司格力电器(000651.SZ)发布最新公告。公司将注销第三期回购的2.21亿股股份,以减少注册资本。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格力电器近期第二次注销回购股份。
【拟注销2.21亿股股份】
格力电器于2021年9月28日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和第十一届监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注销第三期回购部分股份,其余股份仍用于员工持股计划的议案》。
目前,鉴于公司短期内尚无使用第三期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的具体计划,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公司拟对第三期回购已买入股份的70%(即2.21亿股)进行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其余30%已回购股份仍将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公司第三期回购共回购股份3.16亿股,本次变更2.21亿股股份用途并注销后,公司总股本将由60.16亿股变更为57.95亿股(暂未考虑公司第二期已回购股份注销后的情况)。
格力电器表示,本次变更第三期部分回购股份用途并注销是公司结合目前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每股收益水平,切实提高公司股东的投资回报,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利益及中小投资者权利的情形。
【三轮回购,斥资270亿元】
其实,在股价低迷时回购注销是资本市场稳定股价的常用手段。自2020年以来,格力电器已启动3轮股份回购计划,并全部顶格完成,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回购分别耗资60亿元、60亿元、150亿元,合计耗资270亿元,成为A股的“回购之王”。
具体来看,2020年4月份,格力电器首次开启股票回购计划,拟回购不低于30亿元且不超过60亿元,用于实施公司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并于当年7月16日实施了首次回购,2021年2月24日,格力电器此次回购方案实施完毕,最高成交价为60.18元/股,最低成交价为53.01元/股,成交总金额为59.99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2020年10月份,格力电器披露第二轮回购计划,拟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30亿元且不超过60亿元,拟用于实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2021年5月18日,格力电器公告称,已完成第二期股份回购,总计回购约1.01亿股,占截至公告日公司总股本的1.68%,最高成交价为61.95元/股,最低成交价为56.46元/股,成交总金额为60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2021年5月26日晚间,公司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方案的议案》,披露了第三轮回购计划,拟以75亿-150亿元回购股份,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实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2021年5月31日,公司首次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实施第三期回购公司股份。
截至2021年9月9日,公司第三期回购已实施完毕,第三期回购累计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买入公司股份3.16亿股,占截至公告日公司总股本的5.25%,最高成交价为56.11元/股,最低成交价为40.21元/股,成交总金额为150亿元(不含交易费用),其中最高成交价为56.11元/股,最低成交价为40.21元/股。按回购价算,格力此次注销涉资高达105亿元,按现价算,注销部分市值超80亿元。
不过,即便在1年多的时间内回购了270亿元的股份,格力电器股价也没有强力反弹。自2020年12月触及历史最高价以来,股价一直处于下行趋势中,在格力电器第三次巨额回购期间,5月31日至9月9日,格力电器股价从54元下跌至41元左右,累计下跌幅度超过23%。回购完成后,9月10日至9月28日累计跌幅为8%。最新收盘价为38.11元/股,总市值2292.6亿元。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比亚迪上半年研发投入超200亿元,比特斯拉多出约40亿
- 英伟达第二财季营收300.40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大增168%
- 知名特斯拉投资人“心灰意冷”:持仓已砍半,AI和机器人都救不了它!
- 腾讯音乐Q2持续高质量增长:总收入71.6亿元,付费用户数1.17亿
- 微软Q4营收647亿美元净利220亿 盘后一度大跌7%
- 英伟达市值接近苹果 高增长可以持续吗?
- 优信发布财报:零售量环比同比均增长 预计2025财年业务量增长超200%
- 36氪Q4季报图解:营收1亿同比增7% 净亏1766万
- 联想控股2023年净亏损38.74亿元同比转亏,营收下降10%
- 腾讯音乐Q4及年报:在线音乐强劲增长,持续促进产业共赢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