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亡80%之后,依然没有给中国制造拖后腿,没错!它做到了!

消亡80%之后,依然没有给中国制造拖后腿,没错!它做到了!

消亡80%之后,依然没有给中国制造拖后腿,没错!它做到了!

改革开放后,中国重新成为丝绸大国。40年间,丝绸行业的演进,异常残酷,有80%的厂子倒下。但世界真丝绸市场是相对稳定的,并没有明显的大起大落,近年来虽然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

所以,活下来的厂子,基本都是大浪淘沙后的。但即使活下来,并不是都活得很好。像万事利集团这样发展非常好的厂子极少,大多数厂子都是在维持经营的状态,利润空间被上游暴涨的成本和下游品牌方挤压的所剩无几。

然而,丝绸产品作为中高端消费品,其需求又受时代进程的影响巨大。曾经受制于外人,外国客户为了不让在中国代工的产品,在国际同行中受到质疑,走之前砸了带来的印花机器,也不卖给中国厂商。

但今天,随着国家实力的整体提高,国家政策的的大力支持,国内丝绸行业的不堪命运一去不复返。目前,虽然整个行业还处在低迷徘徊中,但复苏的曙光已经出现。

锌财经走访多家丝绸厂了解到,尤其是G20峰会以来,丝绸厂的国内市场销售业绩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像湖州的东方丝织厂,根据早年规划,现已开始新建占地2万平米、产值200万米的新厂房。杭州的华发织造厂也不甘人后,已把旧厂房夷为平地,也开始新建,计划2018年底引进全新的生产设备,扩大产能。

1 少数丝绸面料厂活得好

2017年12月中旬的一天早上10点钟,国内一知名丝绸品牌企业两名采购真丝面料的经理,从杭州匆忙赶到湖州菱湖东方丝织厂,找其老板顾明珠,显得很焦急。

之后,围着自家面料织的围巾的顾明珠,在工厂办公室接待了两位经理,双方欢声笑语地谈了10来分钟,就一起走了出来,两位经理笑容满面,边走边不断道谢,客气万分。

看着两人快步走远的背影,锌财经潘越飞上前,向满面春风的顾明珠询问缘由。顾明珠说,近期真丝面料太紧俏了,这品牌企业的人在到处找面料货源。“这在前些年是不可能的,以前像这样的大客户极少会上门找面料,都是我们上门卖货的。”顾明珠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近几年,我的公司面料销售行情好的不一般。”顾明珠告诉锌财经潘越飞,这个大客户一年有上千万的订单,但只是她的第三大客户,她最大的客户是上海一家做旗袍的公司。2017年以来,顾明珠公司的销售额不断增长,尤其是内销业绩高歌猛进。“这一年,是建厂20年来最好的时候,内销订单比去年增长近50%,打破了纪录。”

消亡80%之后,依然没有给中国制造拖后腿,没错!它做到了!

东方丝织厂外贸仓库堆满待出口货物

采访期间,顾明珠和助理开车带着锌财经潘越飞,去参观了位于乡下的生产工厂。从湖州市区到工厂,近1个小时的车程,顾明珠在车上接了7个电话,都是向她找面料货源的。订单源源不断,50余岁的顾明珠到处奔波,没有丝毫疲倦,忙得不亦乐乎。

顾明珠的工厂生产规模并不是很大,却能承接这么多客户的面料订单,关键在于她整合了许多面料厂商,与他们达成合作,她接的订单,让大家一起供货,分摊微薄的利润。然而,这样的整合能力,并不是其他的丝绸厂长所具有的,而是顾明珠多年来积累广阔人脉资源铸就的。

车上那些打电话的都是国内客户,是顾明珠2017年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而她的外贸业务也保持的不错,占她全部销售业绩的20%左右。在湖州毗山村600平米的外贸仓库,顾明珠存放着近100万米的面料。

锌财经走访时看到,仓库已被整体叠放如山的面料堆满,在最里面的角落,两台质量检验机器正在满负荷运转,旁边两名30多岁的妇女和一名50岁的男子相互配合,正在熟练地操作机器,查找有瑕疵的面料。另一名中年男子推着手推车,陆续把检验完的合格面料运到高高的垛下,然后踩着梯子,放置在快要够到房顶的面料垛上。

据了解,等待检验完,就会陆续打包装箱,跨越大洋,运送到欧美的客户手中。仓库6个员工,过去够用,但做现在的活,已显得有些人手紧张了。

在真丝面料生产的细分行业中,顾明珠的厂子是极个别活得非常好的代表,而其他面料厂子,就没有这么好的福气了,大都还没有走出不景气的行业大环境,能稳步发展或维持经营就很不错了。

2大多数面料厂子还在艰难经营

在“绸都”之一的杭州,这样维持经营的中小型真丝面料厂子比比皆是。比如杭州国达丝绸厂,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近些年,就一直处于盈亏平衡的状态。再如杭州华发织造厂,有30年的历史,年销售业绩也只做到了2000万,利润算是略有盈余。

而在10多年前,国达丝绸厂附近做真丝面料的工厂更多,现在剩下的厂子不到三分之一,发展得不错的只有个别几家,其它大多数都是熬日子。有些厂子难以维持经营,只好出租工厂做仓库,按照他们的算法,做真丝面料累死累活一年下来,还没有收房租来的多。

消亡80%之后,依然没有给中国制造拖后腿,没错!它做到了!

国达丝绸厂先进设备用人工较少

国达丝绸厂80后的厂长徐雅敏介绍,他的厂子外贸业务还是通过外贸公司下订单,赚钱很难。工厂虽然已是满负荷不停生产,但还是基本没多大的利润空间。

徐雅敏本想指望内销多赚一点,但内销业绩在近四五年来,一直处于平稳状态,没有大的增长。加上生丝成本从30多万元/吨,一路飙到50多万元/吨,人工成本普遍上涨,利润下降已很明显。靠着产品自主研发的一点附加值,以及大量仿真丝面料业务维持了2000万元年销售业绩的基本稳定。

“做真丝是没有利润的,真丝终端产品价格虽然卖得很高,但是真丝面料的利润是很少的。”徐雅敏说,各种成本越来越高,染费也涨价,真丝面料所有原材料都比普通面料贵很多,再加上大量备货的土地租金成本,做真丝面料的利润所剩无几。有时候可以说是零利润,如果再算上贷款利息的话,就是负利润了。

“3%的利润率就算是很高的了。”徐雅敏说,5%以上的利润极少。

这一点,湖州新恩实业有限公司的周新林非常赞同。他现在的厂子是过去集体所有制的厂子转过来的。他在丝绸厂干了30年,当了26年厂长。他一直做真丝面料,很熟悉行业内的利润情况。在他看来,3%是真丝面料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即使他的厂子多年来一直稳扎稳打,经营不错,年销售额达到了8千万元,但利润率超过5%的时候也很少。

面料织造行业发展普遍艰难,利润空间小,除了各种成本的猛涨的缘故外,还有织造技术的改进缓慢,制约了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消亡80%之后,依然没有给中国制造拖后腿,没错!它做到了!

华发织造厂杭缎织造过程

徐雅敏介绍,真丝面料织造目前还是靠手工较多,且对机器的要求很高。不像化纤面料的工厂,不但自动化水平非常高,一个工人可以照看几十台机器,而且对生产机器的挑剔较少。

江苏吴江有的丝绸厂,曾经大量换了喷水织机,就是在织造时通过水的动力去搞生。结果机器运转时间一长,整个车间里湿度增高,织下的面料都是湿的。像真丝和棉纺面料,在这么湿的情况下织出来,放两三天就发霉烂掉了。这就是没有严格控制真丝面料工厂需要的湿度导致的恶果。

此外,同样是纺织机器,有的只能做一种产品,就是化纤面料,有的机器连棉布都做不出来,麻的也不行,所有有天然成分的,更是难以生产。这样的挑剔,最终导致了真丝面料的机器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总是比其他纺织机器慢几拍。

3 寒冬未远去,但丝绸厂复苏的势头已现

真丝面料织造行业的普遍艰难,除了成本和技术的阻碍,还有特殊的时代影响。

中国重新成为丝绸大国,成为蚕茧和生丝原料的主要供应地,已有30多年的时间,在整个行业内有了一定的主动权。但完全受制于外人往事,却是历历在目的。

消亡80%之后,依然没有给中国制造拖后腿,没错!它做到了!

女工熟练操作机器

顾明珠说,以前厂子能接到一个国外客户的订单,简直开心死了,即使价格再低,亏本也要卖给外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要是国外收购价格低,我可以在国内卖。面料销售的主动权已掌握在自己手里了”顾明珠称,现在他的外贸销售只占营业额的20%,国内占80%。国外的市场份额已不能决定厂子的生死了。

在外贸生意上,以前,国内丝绸行业主要靠国外市场来生存,受制于人,国内厂商没有主动抉择权,生来带有荣光的丝绸行业,几乎所有的国内丝绸厂商都遭遇过被外国人掐着脖子谋生存的屈辱史,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消亡80%之后,依然没有给中国制造拖后腿,没错!它做到了!

杭州华发织造厂,主要生产“杭缎”,10多年前,他们通过外贸公司,为法国一个品牌代工了真丝面料,产品被摆放在法国卢浮宫当纪念品出售,当时他们都不知道。直到现在,他们才辗转间接了解到,原来自己给大品牌代工过。

该厂厂长的女儿,80后的姚雨婷还告诉锌财经一个故事。10年前,她父亲熟悉的一家面料厂子,在一个巧合的机会下,获得了一家外国客商的不算大的真丝面料订单。当时该面料厂长很兴奋,觉得接到了国外订单,太幸运了。

结果,没想到的是,客户是带着自家的印花机器设备过来,并把印花图案扫描给面料厂家,要求该面料厂负责代加工生产白胚面料,并秉承着信任的原则,让该厂监督管理整套流程。然后用他们带来的机器完成印花工序,做成待贴牌的成品。最后客户把带来的价值数百万的印花机器,当做废铁砸烂后卖掉。就是不卖给国内厂商,因为国际上对中国的生产水准没有普遍的认可,客户有顾虑,觉得他们最终贴上品牌的产品,不能让别人知道是中国人代工的,不能有丝毫的中国印迹。

这样极端的案例,放在今天的丝绸行业来看,不可思议。然而,对于像姚雨婷父亲、徐雅敏父亲、顾明珠、周新林等,一大批的老一辈丝绸厂长来说,这种类似的憋屈往事,却是记忆尤新的。

因为,丝绸行业不光是他们一门赚钱吃饭的行当,更是承载厚重的民族荣光的情感载体。

2017年12月20日,中国丝绸年度大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会议认为,丝绸行业开始稳步复苏。事实亦如此。

消亡80%之后,依然没有给中国制造拖后腿,没错!它做到了!

华发制造旧厂拆除前内景

今天,丝绸行业,尤其是面料织造的企业,虽然不景气的阴霾还未散去。但是,世界真丝绸市场需求是相对稳定的,并没有明显的大起大落,只是不同企业、不同国家间此消彼长罢了。世界丝绸消费总量基本上长期稳定在6万吨上下。

相对应的是,当下,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国人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人们对丝绸消费的需求增大,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各类国家级盛会的大力宣传带动,丝绸产品内需逐步扩大,万事利等终端产品丝绸品牌崛起,行业复苏的曙光已初现。

按这样的发展势头,未来,像顾明珠的面料厂子一样,业绩大涨的情况将会大量出现。

消亡80%之后,依然没有给中国制造拖后腿,没错!它做到了!

耗时一个半月,我们走访了丝绸业的缲丝、加工织造、设计研发等完整产业链。这是一个中国曾经引以为豪的产业,也是我们羞于多说的市场,更是我老家小时候记忆中的一镇之根本。2018年第一天,我们推送这天生不可能高流量型的商业报道。但锌财经的宗旨,是把中国实业中最真实的一面完整展示出来。后续还有一系列关于中国丝绸及更多基础型产业的深度报道,还请持续关注。

消亡80%之后,依然没有给中国制造拖后腿,没错!它做到了!

文∣天路 螃蟹

编辑∣强强

摄影∣黄硕

手绘∣陵鱼

©本文版权归“锌财经”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1-03
消亡80%之后,依然没有给中国制造拖后腿,没错!它做到了!
改革开放后,中国重新成为丝绸大国。40年间,丝绸行业的演进,异常残酷,有80%的厂子倒下。但世界真丝绸市场是相对稳定的,并没有明显的大起大落,近年来虽然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