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个3D“仿生眼球”项目在香港实现突破,有望在2025年前投产

据英国《每日星报》5月21日报道,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范智勇教授称,他及其项目团队在“仿生眼球”项目上有了重大突破,并5年内有望率团队研制出首个可以投入临床使用,可帮助患者重见光明的“仿生眼球”。这是一项对抗失明以及其他眼疾的重大医学突破。

世界首个3D“仿生眼球”项目在香港实现突破,有望在2025年前投产

仿生眼球”将借助3D技术,利用微型感光器来模拟人眼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从而产生影像。范智勇教授表示,他们制造的仿生眼和普通人眼大小接近,直径略大于2厘米。这将更好地帮助失明以及视觉受损患者恢复视力。

世界首个3D“仿生眼球”项目在香港实现突破,有望在2025年前投产

此次成果于5月20日发表于《科学》杂志。论文表示,研究团队将在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等方面进一步改善。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5年内他们研发的“仿生眼球”即可落地应用。

据香港科技大学官网,范智勇教授团队迄今发表了170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引用次数多达17000次,这证明团队在“仿生眼球”方面的研究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的。

世界首个3D“仿生眼球”项目在香港实现突破,有望在2025年前投产

在此之前,另一项有关恢复视觉的研究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因为许多后天形成的失明是由于视觉神经的受损,所以该团队研究侧重于将人的大脑内移植芯片,并通过电脑等一些电子设备将图像信号传回大脑,以此帮助人们恢复视力,但是此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且安全性尚待商榷。

世界首个3D“仿生眼球”项目在香港实现突破,有望在2025年前投产

如果研究进展顺利的话,那么 以往只有在科幻小说和电影里出现的仿生眼,很快将成为现实。伴随着3D打印技术以及生物材料的迅猛发展不仅仅是仿生眼,已经有其他的仿生人体部位被研制出来。早2013年的时候,科学家们就已研制出“仿生耳”,可以帮助恢复和甚至增强听力,仿生耳产生的电子信号可以连接至患者的神经末端,类似于一个助听器,现已经在有些地区开始了应用,希望“仿生眼球”可以早日研发成功,使更多患者重见光明。

世界首个3D“仿生眼球”项目在香港实现突破,有望在2025年前投产

这些技术的发明与实现,不仅可以帮助成千上万残障人士恢复正常的生活,更有潜在的能力建立超越人体生物学能力的仿生器官。(原文来源:dailystar)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0-05-25
世界首个3D“仿生眼球”项目在香港实现突破,有望在2025年前投产
据英国《每日星报》5月21日报道,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范智勇教授称,他及其项目团队在“仿生眼球”项目上有了重大突破,并5年内有望率团队研制出首个可以投入临床使用,可帮助患者重见光明的“仿生眼球”。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